2014年5月10日星期六

67. 縫身。去你的愛情。荒誕/存在。盲女驚魂



「隨想」的定義就是字面這麽簡單:看完戲,想到什麼便說什麼,東拉西扯,分享一些看劇的點滴,亦作為多給劇團正面回應和鼓勵的渠道。

盲女驚魂
觀後随想 (講多两句)


終於借電影版DVD一看,四十多年了,記憶中是未有重看過,看完覺得和盲女驚魂》很相近,很自然地,因為兩者都忠於原著,但也有些小趣味的不同處理,例如電影中用手杖打熄室外走廊的燈是由Suzy 自己做,話劇中是delegateGloria。除了話劇中不能很方便的鏡頭一轉便出現走廊之外,這不同的安排其實也很有道理,電影是刻意營造張力和驚憟感,舞台上始終不易百份百做到這效果,不如利用這場境增加Gloria 喜鬧元素,反而更妙,一鬆一緊,在緊張 (或悲痛,或激動) 的地方忽然「節」(第九聲?這個字寫法真要請教岑偉宗) 觀眾一笑,這也是黑澤明電影中的拿手好戲。

忘了說:踏進劇場第一個印象,同時也是很美好的一個印象,就是佈景。是很懷舊的百份百寫實室內佈景,是我初看話劇的六十年代常見,近年來不常見,每次見到會忽然產生一種彷彿重回母體內的安全和温暖,尤其是盲女驚魂》這真實而細緻的設計。

喜靈州分享夜(66) 提過「打開天窗甘國亮」,看見黃慧慈又要再提,記憶中甘生請過兩位HKRT女演員作嘉賓並客串和他合作演繹一段播音劇式台詞。Mercy的是出自電影The Collector (1965 – Terence Stamp, Samantha Eggar),相信是甘生自己翻譯。另一次是潘碧雲,譯的是胡蘭成和張愛玲的一段對話,似乎取材自胡的《今生今世》中談到張愛玲的一章。


盲女驚魂 觀後随想

60年代尾,香港農曆年,本土賀歲片這物體尚未正式誕生,西片賀歲通常會 個好意頭名,因此驚憟片Wait Until Dark》變成叫人啼笑皆非的《奇謀妙計女福星》!自看到HKRT 2014-15新劇季的册子後,一直在等昨天的一個momentLet me explain驚憟片中用來嚇人的手法有不同層次,最低的是巨響,簡直搵笨,稍高一線的是恐怖爛面之類,高手用的卻不是你看得見,而是你看不見的東西,另外有久享盛名的東洋恐怖氣氛。Wait Until Dark》用的是心理,邏輯性地帶着觀眾走到一個忽然百丈江頭頓失足moment,細節不便透露,到時觀眾一定認得,雖然已四十多年前,柯德莉夏萍的演繹如在目前,等的是黃慧慈的演繹,看過之後,只覺一年後她家中的舞台劇最佳女主角獎牌大有可能再添一個,但未必是好事,多一個這東西家居意外風險相應增加,必需妥善擺放 (每次看到台上獲獎者捧着這東西的尖尖對正咽喉,我都一額汗)

「逆境求變」( “求變求存似乎更積極) 新劇季的第一炮果然先聲奪人,Wait Until Dark》雖是先有舞台劇,但電影畢竟深入民心,亦先入為主,覺得把它搬上舞台不容易,但欣賞角度其實各異,看電影可以百份百投入虚擬世界當以為真,看舞台劇不同,雖然通常不會去到萊希特式的抽離,但終會有某程度上下意識理解台上演員在做緊戲,欣賞角度是在投入和抽離並行中找平衡,這情况在悲劇和喜劇中較易處理,驚憟劇最考功夫,HKRT盲女驚魂》無論在編 (i.e. ),導,演上,都做得很成功,觀眾的熱烈掌聲是最好的證明。

張力驚憟,逆境自強,都是這戲的重點,但不應忽略的是這劇寫得好細膩的感情:SamSusy的不會因愛成憐就已夠看頭;Susy引出Gloria給客觀環境封閉着友善的一面也很感人;最精彩的是心如明鏡,照出Mike善良的本性。

HKRT每次演出都會給 新進 演員發揮的機會,《教授》(59) 裡的是郭靜雯和歐陽駿,誌中我還說希望陳嬌能get his break soon,果然,今次他演Mike的難為正邪定分界有令人滿意的表現。以前誌中提過郭靜雯演十幾歲 “lang絕無問題兼有排做,今次演Gloria再清楚不過,而且是這麼好玩的角色,希望她跟我們觀眾一樣享受。王維對盲妻的不姑息做得恰到好處,林澤群和邱延輝的角色較形象化,有他們做,自然穩當。黃慧慈的盲女上面已提過大有可能獲獎,下苦功的詳情《藝頻》特稿已有報導:

盲女驚魂還給觀眾一個獨特的經驗:摸黑看戯。這不是搞gimmick,而確有需要讓觀眾感受一下劇中人的世界。聯想到的是一個似乎相似,其實截然不同的經驗,是數年前在多倫多看Peter Shaffer Black Comedy》,在劇中正常情况時台上燈光暗淡,每當劇情到停電一片漆黑時台上卻亮强燈來表示,看到台上演員燈火通明中摸黑,喜劇感大增。.





荒誕。存在 觀後随想

看劇後重温一次鄧偉傑兩輯訪問
(one audio, one audio/video),無論是否看過該劇,也值得一聽/看。





已經有好一段時間沒有欣賞鄧偉傑的演出,另一方面獨腳戲亦不容易看到,翻譯的經典荒誕劇更少,今次一石數鳥,還加上下半場約二十分鐘的形體表演 (可看作示範),可說美不勝收 (excuse my French)。今次是在熟悉的葵青黑盒,傳統 Urbtix 購票方式,六月主力撤回「同流」黑盒大本營,是 “open run” 形式,據鄧偉傑謝幕時解釋,是度身訂造,理論上一個人包場也無不可,不過自然比六十人購票入場略貴。有趣!



上半場 荒誕 - 獨脚戯《最後的錄音帶》(Krapp’s Last Tape)



Samuel Beckett 的四大名劇終於看了三齣:今次的《最後的錄音帶》,前年ATL的《終局》(48),和很久以前北美洲電視台上的《等待果陀》。《Happy Days》要看機緣了。謝幕時鄧偉傑特別鳴謝和介紹場刊中Mischa Twitchin 博士的導賞文章,並說未有時間安排翻譯,而且亦不容易翻譯,囑觀眾花點時間細讀。誠然,雖然只大约六百字,但深入而不淺出。作者頗好用相反的詞語碰撞,例如 “singular plurality””Krapp’s future is behind him” 等,來激發讀者的思維。提出最有趣的一點是主角聲音的多元化,在 現在一去不復回,不能再重覆的大前題下,偏偏有錄音帶不斷重覆又重覆過去了的現在,正是荒誕的所在。又因為這聲音的重要,鄧偉傑在精巧的面具後面的演繹,越見神韻。



有一點個人的體會,是關於一齣劇的年代背景,例如一齣五十年代寫同性戀的戲,在今時今日看法已不同。《最後的錄音帶》面世於 1958,用今天流行音樂的說法,是《終局》的warm-up show (正確用詞是curtain raiser). 查找資料,1960年美國男性的life expectancy 66.6歲,因此1958年的 69歲的Krapp在統計平均數據上可以說早已是個死人。到了2010年這數字已增至76.2,如要保持原著精神,今天劇本中的Krapp應設定為79歲。不過這只是數字遊戲,此時此地,life expectancy比美國高,而七十歲 高齡行山健步如飛的大有人在,and hence observation about the 69 “高齡” character in the play should be placed in proper perspective.



上半場 :存在 - 形體《時間》

有點似古典音樂形式,今次演出分三個movement (pun unintentional):等,逆,限。》最貼題,描繪一些等待時的狀況;《》最賞心悦目,在輕快的background music中,展現一個平凡的工作天之中一個平凡人的平凡生活,從起床到就寢,平凡的動作,過程中,卻可能引發不平凡的反思;《》似乎在觸及較不尋常的狀態,生理和心理上的變異 (mutation)。普通觀眾欣賞那純熟,準確,洗練,流暢的形體表演,演藝學生亦可作為上了一課。


去你的愛情  觀後随想

喜歡看電影,因而對有電影感的舞台劇有一份特別的感覺,上次看郭翠怡的a lonely planet b(57) 已很欣賞,今次重演的去你的愛情隨意用鏡頭”* 捕捉C這十年來的片段,把前後男友,去去留留,來來回回,提供故事等情節,細節,一一拼圖般細碎地交待,看得很開心,觀眾需要用一點心思,但又不會如看推理小說般要大傷腦筋,這趣味性來得恰到好處。(*一開始時的拍照鏡頭不知是否作為啟示)

流行樂壇中唱作歌手往往特別得到受眾欣賞,這現象劇壇中比較上未太明顯,其實道理一樣,頂尖兒的歌手未必能作歌 (聽說Mario Lanza連樂普也看不懂,只靠耳朵),同樣地頂尖兒的演員未必有編劇的才華,而「黑目鳥」一個規模算是小的劇團,竟有柯嘉琪,郭翠怡,鄧世昌三個,可說得天獨厚。

a lonely planet b》隨想中我說:郭翠怡自嘲劇本〝只適合二十五至三十五〞的人看,這年頭〝廿幾近三〞的女孩子,對年齡數字特別敏感,其實年紀不是一個數字,而是一種心境。撇開數字年紀和心境年紀不談,去你的愛情》發表於《a lonely planet b》之前,但重演可能略有改寫,但同樣是細膩的筆觸,而且專注寫愛情,洋洋灑灑,有似有還無的求婚,有純情的提議開始“in a relationship with”(嗚謝FB提拱) ,有重遇EX (及初遇其spouse) 的複雜心情,目不睱給,亦歡迎隨意代入。

說到演出,全部精彩:看過愛之初體驗(網誌45)《夢魅雪夜》(網誌43) 和《鐵獅子胡同的回音》(網誌42) 的郭翠怡,便知道她戲路之廣,今次的C,又令人耳目一新;近年看Mandy台前演出較少,今次的角色和a lonely planet b》裡的有點兒異曲同工,不是中心人物,但卻有anchor整個戲的作用;對我來說,朱柏康的代表作是《雪后》,已是整整六年前,而且是特大的葵青,今次伸手可及close encounter,份外高興;柯嘉琪演出看過不多也不少,但今次是第一次絕對女性化的persona,看得很舒服;梁子峰其實看得不多,但感覺上很熟,可能是他型格突出,今次演的F卻很大路,不過一出場打機一節,已夠show stealing了。



縫身 觀後随想

韓麗珠的作品不是我杯茶,但有阮煒楹和蔡運華同場演出,不能不看,而且還有吳鳳嗚,林沛濂和梁浩邦。取材自小說的作品,去年看過亦是Shirley白夜行(57) (也有林沛濂),兩本原著都未看過,但跟據資料,似乎《縫》較着力保留原著細節,《》則借原著的意念自由發揮。明顯地,文字可以慢慢細味,劇場裡的real time 卻不會停留 (亦冇re-wind),在一次訪問中編導譚孔文提過劇場一次性活動這特質 (留意:是一次性活動,不是一次性活動”),雖然觀眾未必可以即時感受到小說想表達的,但希望可以令他們有即時感覺,覺得這件事是有趣的。其實不單只是小說改編,就是原創劇也一樣,例如看完Grace 上一齣《上一輩子的情人》(65) 後,買劇本讀了,理解和得着更多。

看董啟章在場刊裡的分析:《縫身》乍看似乎是婚姻的隱喻,但其實不只於此。他說的是互補不足這願景,讀至此忽發奇想,經濟學裡的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不就是個不錯的例子?其中relative advantage 的理論是,就算甲國在生產AB兩產品都強於乙國,也並不等於沒有互補的可能性,如果自己跟自己比較,甲國A較强,乙國B較强,在純經濟理論上,應該是甲專攻A,乙專攻B,然後以貿易來發輝這互補的最大效益。

再接上面譚孔文的訪問,他強調一個抽象的舞台對這齣劇的重要性,這一點在觀劇中完全感覺到。論文環節的穿插很生動,多數是二人組合,順序是阮煒楹/林沛濂,林沛濂/吳鳳鳴,吳鳳嗚/梁浩邦等等,以純熟,富動感的形體配合台詞,很有看頭。道具中則首選Grace手中的立方鏡。場景設計最别出心裁的是開場時母女一場戲,利用母親裁缝店作為抽象的場面調度(mise en scene)。還有,燈光配合得極自然,出色的編舞更不需多說。

看戲時期待着的,自然是主題縫身在舞台上的體現方式,用紅色布條聯繫是意料之中,想不到的是演繹連體後的兩人是有二十尺的距離,一想之下卻又是大有道理,用寫實的處理連體在舞台上是不可能有好的效果,索性用誇大的距離,反而突顯舞台處理的抽象和意念性。

Shirley 在上次《金龍》(59) 突破的精彩演出記憶猶新,今次演韓麗珠筆下的心理複雜矛盾的主角「我」,是穩當,沈實的風格;Grace《上一輩子的情人》上面提過,今次的「微」形象鮮明而較簡單,遲一些語無倫次》又可欣賞到她的歌藝了;吳鳳嗚的紫薇姑媽和梁浩邦的腿子教授各有突出之處。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