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想」的定義就是字面這麽簡單:看完戲,想到什麼便說什麼,東拉西扯,分享一些看劇的點滴,亦作為多給劇團正面回應和鼓勵的渠道。
換妻撲門叮 - 觀後随想
換妻撲門叮 - 觀後随想
2014 年看了「劇場空間」四齣劇,和兩大劇團的分別四、及六齣 (不計黑盒) 足以比較。
《換妻撲門叮》雖說是群戲,重點還是陳淑儀的喜劇演技示範,一舉手,一投足,一個眼神,都值得學員留心學習,一生受用無窮。合演的有差不多同樣資深的伍潔茵,小的如眉梢眼角,大的如誇張漫畫動作,亦都一樣有示範價值。自《麻煩家姊妹花》之後,今天終見到布韻婷和勞敏心再同台演出,近年來,前者在《歷史男生》(網誌 60) 有一場精彩獨白,今次演法式喜劇,去得頗盡,「讚好」;後者《棋廿三》後轉調《八美猜兇》搞笑,今次索性效法莫文蔚在《食神》為藝術犧牲靚女扮醜,全情投入,效果很不錯。鄧慧詩今次玩票式參與的心路歷程在RTHK「新文化運動」(Note) 中有真情剖白,而在元老級的專業演員面前,亦的確表現老練。看了這麽多鄭嘉俊,今次似乎是最漫畫化,一開場和陳淑儀對抽的一場尤其出色,為整個劇佈下了瘋狂的喜鬧氣氛。
《換妻撲門叮》雖說是群戲,重點還是陳淑儀的喜劇演技示範,一舉手,一投足,一個眼神,都值得學員留心學習,一生受用無窮。合演的有差不多同樣資深的伍潔茵,小的如眉梢眼角,大的如誇張漫畫動作,亦都一樣有示範價值。自《麻煩家姊妹花》之後,今天終見到布韻婷和勞敏心再同台演出,近年來,前者在《歷史男生》(網誌 60) 有一場精彩獨白,今次演法式喜劇,去得頗盡,「讚好」;後者《棋廿三》後轉調《八美猜兇》搞笑,今次索性效法莫文蔚在《食神》為藝術犧牲靚女扮醜,全情投入,效果很不錯。鄧慧詩今次玩票式參與的心路歷程在RTHK「新文化運動」(Note) 中有真情剖白,而在元老級的專業演員面前,亦的確表現老練。看了這麽多鄭嘉俊,今次似乎是最漫畫化,一開場和陳淑儀對抽的一場尤其出色,為整個劇佈下了瘋狂的喜鬧氣氛。
比起subtle英式幽默,法式喜劇是遜了一籌,例如:同是玩錯摸,Georges Feydeau就及不上Ray
Cooney (網誌 71《禧春酒店》)。《換妻撲門叮》不太倚賴複雜的錯摸反而較好,簡潔的佈局己夠提供不少語带相關的台詞,節奏的重要性及不上演員的個別演繹,上面提過整個ensemble的專業演繹、澎湃能量,是成功的主因,而其中尤其是陳淑儀,如果說是他一手托起整個戯,也不為過。
廢柴家族 - 觀後随想
BTH THEATRE的意思是黑色幽默劇團,《廢》劇不算太黑,開場很有心思,以真人演繹陳湛文角色的打機內心世界,並一石二鳥地亮相了 (文法夾梗來,知道) 其餘三個演員,一路睇落去,定性 (sorry,大陸化了,知道)
是灰色幽默較貼切。
差不多二十年來在先後兩個劇團演出中看余翰廷和廖淑芬的合演不少,較近的卻是兩劇團以外的「天邊外」作品《房間》,但似乎未有演過《廢》劇裡如此趣致的草根角色,廖淑芬一出場直是Edith Bunker上身 (七十年代瘋魔北美的電視連續劇 “All in the family” 的Jean Stapleton 以此角色連取兩年Emmy 後再連取兩年Golden Globe),余翰廷更是光芒四射。陳湛文的有點無可奈何打機男亦演得好,還有點「星爺」feel,看過他參加不少群戲的劇目演出,印象較深的是《歷史男生》的 Rudge。馮幸詩在《疊配文》和《最後疑問》(網誌 61和70 ) 裡分別演繹兩個性格頗為相反的角式,今次又有新貌,聰明得又傻兮兮的預科生,喜劇感和節奏都交足,其實不必要面中間直落,不倫不類的一抹秀髪。
劇情很貼近今天的現實社會,一段有線電視合約如怨鬼纏身死也脫不掉更是到位,肯定百份百共鳴,對熱線電話服務對話者的矛盾亦描繪得好,至於主線到最後女兒終放棄求學理想而投入金融服務行業搵快錢叫人唏噓。整體來說是個好劇本,不過略長了點,如今大部份觀眾應該都是劇場常客,重質不重量。
失禮死人 - 觀後随想
排排坐等入場時已見Judy Didi笑容可恭的在黑盒入口 “迎賓”,心想她打入了電影編劇界,也為她高興,後來看場刊才知道《失禮死人》亦已經和大銀幕有個約會,更是喜上加喜,這劇本也實在寫得好,熟悉的人物,現實的故事,自自然然,無花巧賣弄,因為不需要,澳門風貌和小人物已夠吸引,真人的澳門老太太,經雷思蘭的神級演繹,叫人看得如醉如癡。劇本平實中卻也有巧妙技術,雙線並行,幾個轉線時“夾笋”位都來得妙,有少許的弄鬼(宋本浩的一場),是應劇情需要,也適可而止。
入場了,因為來得早,坐到第一行,盡享黑盒近距離欣賞之福,沒有先看場刊,但温玉茹和岑君宜剛出場,已隱隱收到這劇的結構,這正是Judy和導演黃樹輝成功的地方。看温玉茹已經有好幾年,不同角色,從屯門、上環、到牛棚,最近是《後殖民食神之歌》(網誌70) 的「愛美麗」,今次是典型大都會人,對角色的性格、感情都拿捏得好,使觀眾很有共鳴。歷年來看劇都有留意新面孔,其中不少都已修成不同程度的正果,岑君宜肯定是納入密切留意之列。
再看下去越來越精彩,上述“夾笋”位好例子:從Tracy得悉良友已離世的電話,帶出當年太婆這個多麽可愛的舞伴,對有些觀眾,也勾起一段極其美好的劇場回味:《志輝與思蘭-風不息》。又有另一很有心思的“夾笋”,從兩老翩翩起舞中,轉回温玉茹和郭穎東以舞開始,然後用舞台走位和身體語言演繹這段無奈的婚姻,美感和實用兼而有之。略轉沉重的調子,以宋本浩
(看得很多的水準保證演員,最近隹作是全新版的《遇上1941的女孩》-
網誌63) 的一場,剛好來個平恆。而這劇裡一個主要角色,其重要性可能未能給全部認同,這就是馮志坤演得好有神彩的表哥,這劇內涵豐富,觀眾自可各取所需,但如果以了解小人物中的澳門為中心,表哥就是主角。最後,《失禮死人》以點題的半黑色幽默和upbeat的發展作收結,也很恰當。
俏紅娘 - 觀後随想
請先看連結,是1970年第一次看的電影,2004年才在IMDb寫帖:
看過上面連結,應完全明白我對 Barbara Streisand 這齣電影的偏愛已經到了無可救藥的程度,把《俏紅娘》一劇跟電影《Hello Dolly》比較不公平,而且亦不必,因為無論電影如何好,有些東西是只有《俏紅娘》才能帶給我。
首先,我對這劇雖然是熟悉得連做夢也背得出,但卻從來未看過舞台上演出,《俏紅娘》的製作,全方位都極具水準:樂團,chorus,舞蹈,佈景,燈光,服裝,以至技術工程配合。最精彩的,是以自己母語演繹;更親切的,是台上一張張熟悉的面孔。
演出的成功自然歸功於整個團隊,但其中居功至偉的,是陳文剛的填詞,歌是音樂劇的靈魂,詞是歌的靈魂,粵語歌詞需要把粵音裡的九個音韻配合五線普的十二音階,極不簡單,歌詞不能直譯,只能填,《俏紅娘》的歌詞保留了絕美的音律,原曲的精神和感情,聽來舒服親切。但是有好歌,還要有一流的歌者,清清楚楚地把九個音韻和十二個音階結合起來,如魔術般昇華的文字意境、感情演繹出來。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除了主題曲之外,場刊未有把全部 (或大部份) 歌詞和觀眾分享,少了一份當年看完《夢斷維港》、《紅男緣女》、《拉硬柴的夢遊騎士》等,離場時捧着場刊如獲至寶的喜悦。
今次外援casting除了兩個主力,還有上面提過極出色的chorus,是整齣劇的基石,看過獨當一面的最少有陳健迅、麥智鈞、黃安婷。Cast鄭君熾演Cornelius Hackl 有眼光,他全程交足功課,而到了尾聲時一曲 It only, takes a moment,直是非君 (pun intended) 莫屬,有趣的是看了他兩齣精彩的音樂劇,竟然不約而同的取材自懷爾德的作品,其他一齣更是本土原創的《美麗的一天》。差不多一年前買了票後,對主角casting羅敏莊有點存疑,她的唱功自有一定水準,卻不是目前人材濟濟的劇壇中首選,但心裡卻又記得八十年代Ontario Stratford Festival裡顛峰之作的幾齣Gilbert & Sullivan 名劇,casting都不把唱功放在第一位,羅敏莊《一屋寶貝》裡的表現,已是尚佳的resume,果然,《俏紅娘》越看下去,越buy她的演繹,這經典角色,一百個演員可能有一百樣不同演繹方式,羅敏莊能夠成功做到的,是塑造了一個自己風格,更深獲觀眾接受、愛戴的Dolly Levi。如要揀全劇最喜歡的一個,是張雅麗的Irene Molloy,她的實力,已在網誌49和 56裡提過 (《聖訴》、《危樓》),而今次演音樂劇,出場已是一曲幽婉的 I’ll be
wearing ribbons down my back this summer,和鄭君熾合唱完成的It only, takes a moment,雖只是幾句,亦已是绝美,見到她加盟話劇團後终於有表現機會,實在高興。
陳敢權的翻譯聰明地在沒有本土化之中,卻又間中滲入妙品,例如語帶雙關的說富人應“遊街示眾”,或玩懶音的“三生有恨” (張雅麗的台詞中强調咬字清楚),都為本劇增添趣味,又如原文You go your way and I go mine,聽覺上背道而馳,視覺上相伴相隨,用陽關路、獨木橋譯,神來之筆!
陳敢權的翻譯聰明地在沒有本土化之中,卻又間中滲入妙品,例如語帶雙關的說富人應“遊街示眾”,或玩懶音的“三生有恨” (張雅麗的台詞中强調咬字清楚),都為本劇增添趣味,又如原文You go your way and I go mine,聽覺上背道而馳,視覺上相伴相隨,用陽關路、獨木橋譯,神來之筆!
要把這難得的音樂劇原原本本的帶到香港的舞台上給觀眾欣賞,只有「話劇團」有此實力,而正如陳敢權在場刊裡說,是責無旁貸,他說這是“重大挑戰”,沒有丁點兒誇張,現在成功做到,是香港觀眾之福,尤其是我這個對這齣劇如斯偏愛的觀眾,更要致敬,致謝。
男人老狗 - 觀後随想
Elton 在場刊說到《男人老狗》十年前初演的演員有盧俊豪和袁富華,這是90年代元老級的的「中英」台柱,也有今天「中英」靈魂盧智燊,他在90年代尾和Elton,加上林澤群,黃龍斌,堪稱「中英」四大天王 (經典是《元宵》) 。今次卞士同樣精彩,Elton自己粉墨登場 (似乎和Gigi輪流“過戲癮”,五月《大報復》又輪到Gigi了),高繼祥永遠是我名副其實的literally number one*,宣傳單張沒有黃兆輝的名字,想是最後才密識到的第六個角色,如果知道有他,早在第零時間已買了票。還有《歷史男生》演Scripps的馮志佑,和《醉香》(2009) 的葉榮煌,該劇中他跟楊淑敏一場精彩絕倫的鬥酒,至今未忘。
一年前看的“狗戲” 是story-driven,《男人老狗》則意念先行,中心是希望和夢想 (是不是同義詞則各自修行),每頭狗自有獨特性格,自我介紹的場口亦靈活調度,絕無刻板之弊。一老一嫩,一是憤世嫉俗,一是充滿理想,夾着中間四個又各有奇趣特性:江湖大佬,專業打手,“多產” 情聖,旁門術士。有看頭之中,又特別喜歡黃兆輝永遠掛在面上的咧嘴傻笑,功力盡在不言中。
Frankie Ho 台前 (少,但也有Cabaret
2011) 幕後,原創配樂尤精,選樂亦有獨到之處,今次特別神來之筆的是John Williams 的Indiana
Jones Theme. 其他配套亦不簡單,尤其是Elton謝幕時提到看似簡陋,其實千變萬化,阮漢威設計妙用無窮的佈景。
* 94年回流後看到第一個出現在舞台上的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