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8日星期四

62. 失戀之後。鄧世昌的歷史故事。白屋。鴕鳥頭。狄更斯的快樂聖誕音樂劇



輪迴的前世也苦”blog蓋棺定論,埋單 26/12/2013 午時總結訪客人次26231,對這胡亂塗鴉的「隨想」,實在是喜出望外,多謝,多謝!


不久的將來
如此長江
寶島一村
棋廿三
遇上1941的女孩
沒有人造衛星相撞的夜空

 

「隨想」的定義就是字面這麽簡單:看完戲,想到什麼便說什麼,東拉西扯,分享一些看劇的點滴,亦作為多給劇團正面回應和鼓勵的渠道。
 
狄更斯的快樂聖誕音樂劇 觀後隨想

年初時以為聖誕節將會在葵青見到朱
栢謙,年尾時已改為元朗,不過兩所都是頂級劇院 (從前台舒適的觀眾席到後台豪華的化妝室),更喜的是有機會看到應節的《狄更斯的快樂聖誕音樂劇》這較少人知道的作品。也用了一番功夫,才Google到一些參巧資料,一個劇場網頁的介詔不錯:This humorous and sentimental show is pure family entertainment. Each character in this small cast plays a large part in telling the alternate story of Charles Dickens”. The New York Time 1988年十二月介紹當時應節的作品說的亦大同小異a blending of fact and fantasy about the author's life as a young man and a muse who helps him to write. The bright period costumes and lively singing enrich the one-hour show.後句說的自然是當年紐約的演出,但用來形容今次Theatre Noir 的製作也很適合。Douglas J. Cohen 的旋律悦耳,卻未到繞樑三日的程度,但有岑偉宗的詞和演員的演繹,生色不少。看這劇的最大得着,是創作人用新的角度來看這個實在已太熟悉的聖誕故事,捨Scrooge (“not your typical ‘humbug’ musical”) 而改為reimagine 狄更斯創作這名箸的過程,虛實相輔相成:虛的是作者和腦中的角色互動這手法用得好;實的是尋尋覓覓之中,終於反樸歸真,尋回聖誕的意義,和珍貴的父子情,充份體現Theatre Noirmission: entertain, enlighten and empower (娛樂,思想和正能量)

《叠配文》中見到
栢謙已喜出望外,今回再來一次,找他來演狄更斯是最隹人選。配合陣容强勁:資深的邱萬城看得不少,最近《三審王爾德》中氣焰迫人的昆士貝利候爵印象更深;邢灏在《海倫凱勒》裡演的James是除了兩個女主角之外性格最複雜的角色,他精彩的演繹難忘;李正道,黃安婷和伍昭怡均有參與Theatre Noir年初時同樣是在元朗劇院演出的《動物農莊》,李正道更是我發現Theatre Noir莎翁的情書 / With love, William Shakespeare(44) 已印象深刻,今次較突出的是來自多倫多的伍昭怡,演muse「麗素」和朱栢謙的對拆賞心悦目。

謝幕時葉遜謙對視障聽障
全民通達(Accessible performance for ALL) 的承諾,實在叫人感動,另外亦值得表揚的,是帶孩子來看這齣戲的家長,能以這劇為我今年觀劇的grand finale (48齣,剛巧跟去年一樣,沒有刻意計算) ,是福份。



鴕鳥頭觀後隨想

這齣劇似乎沒有什麼宣傳,幸好上演前一週剛好去看《白屋》,在場刊裡見到,一看卡士,全部是很欣賞的演員:楊偉倫發現於《A lonely planet B》,然後《大龍鳳》跟進;梁子峰遠在《遺禍人間》時已覺得他一股强烈的陳曙曦氣質;該劇中柯家琪亦表現突出,在兩大天后邵美君和姚潤敏之中,亳不遜色,以後再涉獵她的作品是差不多演,編同時的《香港式離婚》和《Happy to gather》,但埸刊卻沒提到她有一齣很值得欣賞的《上司已死》;很高興在中英」的日子後,繼續欣賞到王曉怡和郭翠怡的不少分別演出,今次更見兩人合作,但不久之前她們是有過一次鮮為人知的「合作」,就是《喜雙飛》場外觀眾留名的海報上,共用一字,當然別忘記上述《A lonely planet B》還是出自郭翠怡筆下。

如形容《
鄧世昌的歷史故事》是橫切面鴕鳥頭》有點似碎吃刺身飯,而且有點香濃潘惠深式調味。五個角色在基本定位後,也有觀眾自我投射的空間。楊偉倫「招積」的deadpan演繹最殺食,和郭翠怡「梁珊」窮追猛打的連珠炮相映成趣,柯嘉琪「柯士甸」和梁子峰「八月」一對難姊難第一開埸已吸引,以後 個別發展” (sorry,近來聽股市報導太多了!),王曉怡的「毛玲」把角色的光譜一下拉闊,從感覺去到思維,看她今次演出,卻自然地随想到她二十個月前就在此處告別中英的《同棲異想》(46),除誌提過的,有一幕印象特别深刻,相信當日的觀眾亦同感此」:Hiue赤腳站在凹凸不平的「健康板」上,忽然一躍而起,半空中一個180度轉才落下,面不改容。OOch!!

希望「情況」許可,2014能夠看到鄧世昌黑目鳥年代記的延續。





白屋觀後随想

《迷失在彼得堡街上的暖大衣》開始,可算欣賞了Du Pif 獨特的雙語演出多年,最近的《狂情》,《撕殺之神》,《日出》等,都有收入這blog。今次特別的是除了國粵雙語之外,加上舞蹈,更不是常見的一場半場的點缀作用,而是敘事及言情的主要元素,開宗明義,是「舞蹈劇場」。此外,還有影像襯托,甚至包括小許動畫。

故事取材自西班牙
Federico Garcia Lorca The House of Bernarda Alba,可簡單地形容為倫理悲劇,剛剛喪父的五個女兒 (39 20) 在母親的高壓掌控下反應各有不同,尤其是到了終生大事。大女Angustia其貌不揚,但遺產分得最大份,只想盡快下嫁尋金男,脫離母親。小女Adela最反叛,敢作敢為,終成悲劇。如上述,交代故事是用台詞和舞蹈交替,對看慣純話劇或純舞蹈劇,都很有新鮮感。

演員三男四女
(五個女兒其中一個由男演員擔任),除了熟悉的Sean Curran (主要是演母親) 外,都不熟悉。舞蹈的演繹,交給三位內地 (武漢,四川) 專業舞蹈演員,APA的戴悦燁曾參與演出《美麗連繫》(21)特別為這個戲公開遴選出來的兩位中學生之一,我看的一場卻剛好是另一位。



鄧世昌的歷史故事觀後随想

台前幕後是一個很有趣的組合,基石自然仍是陳敢權的
HKRTBB,叫人興奮的是「風車草」和「黑目鳥」幕後參與,邵美君執導,雖然台前見她不到,但有校長的VO,而場刊更有一幅絕玉照!《遺禍人間》(36) 和《小人國》(57) 的鄧世昌,獻出筆下的第一次,而且幽默地請來同名的古人 (technically 可說是兩個世紀前,應該可稱古人罷?) 在座鎮。還有「神父」鬼斧神工的影子戯,好不熱鬧!至於台前,「黑目鳥」還有編演皆能的柯嘉琪。另外:遊走多劇團的譚芷翎李小明在HKAF看過,張翼東和不少APA “前輩” (即時想到的有文瑞興),是挾演藝以外的學位轉型。

劇本可以形容為橫切面的生活片段,發生在數天之內,以兩個演區交替說故事:一是出走男學生在荒山的洞天,一是學校教師室,串連兩者是支援他的女學生,男女同學之間沒有浪漫元素,只是死黨。故事大致上寫實,的也有少許天馬行空,例如蘋果雨跟Tom Cruise Magnolia (1999) 和村上春樹《海邊的卡夫卡》均有異曲同弓之妙。劇中觸到很多人與人 (甚至人與動物的關係),如要找個貫通的主旨,或可說是story of the underdog.

Blog 上以前也說過,喜見黑盒日催蓬勃,期待週末「黑目鳥」的鴕鳥頭》。

失戀之後觀後随想

聽「新文化運動」訪問得知黃兆輝和林娜是多年
APA同學,頗相熟,劇中演的是兩個從素未謀面的人,開場時需留心,但以兩人的經驗,全無問題。入場看這劇,這兩位演員是主要原因,近年來有黃兆輝的劇,差不多全沒有錯過,林娜演出較少,《迷失香港》看到她特別開心,希望以後能見到她更多演出。「藝壇快訊:散場之後」也有提過這劇,讚賞兩人演出之餘,卻有穿橋,如果希望有機會重演去看的觀眾,暫不宜收聽。



雖然還另有兩位演員,但角色沒有台詞,《失戀之後》是屬於近數年來看得不少的「二人劇」類型,「一男一女」的subset,其中以兩年前的《談判》尤屬佳作 (請參閱網誌41),而男主角正是黃兆輝。《失戀之後》是很不錯的青年計劃入圍作,最有趣的地方是asymmetry,情人節夜一男一女爭用校中音樂室,但她在明,他在暗:她擺明車馬失戀自殺,選這地方是為了懷念往日;他情緒激動狂飲啤酒是只見現象不見原因,堅決要霸用這房的理由也欠奉。到了兩人背後的故事抽絲剝繭地抖出來時,那asymmetry有增無減:她對舊愛的迷戀到了obsession的地步,不太正常;他的卻是較被動,到了忍無可忍,一個正常人有時也會失控。



串連兩人的佈局亦頗慎密,細節處理细心,例如先交代安眠藥份量輕,食不死人等等。兩人之間的感情處理得好,同病相憐 (而且in more ways than one),最後卻分為施與受,和上述兩人不同性格也很统一。一點想法:戯可以在Rainbow掩上門便完結,就如娜拉(Nora)的瀟灑,不帶走一片雲彩。Seriously,第二男角的結局已不重要,留白最合適,現在劇中加多一場,反而加添plot hole,觀眾會問Mac為何如此疏忽,難道不耽心Rainbow醒來會發現真相?


2013年10月13日星期日

61. 莫札特之死。海倫凱勒。叠配文


配文 觀後随想

數年前發現了三個非主流,高質素的劇團後,「同流」的作品已看過八齣,「愛麗絲劇場實驗室」也有六齣,《叠配文》是「
7A班戲劇組」的第五齣,購票時主要是因為劇團,看劇前的一段時間較忙 (看劇當天更是零晨後才從赤立角機場回到家),因此沒有做 事前資料browsing” (搜集則太誇張了),到了入埸一翻場刊,才大為驚喜,如果不是劇場常客對演員未必認識 (除了歐錦堂),但in my books 這卞士是粒粒巨星,名字在這随想blog內都常有出現。

同樣高興的是認識了
總統劇作家哈維爾的作品。《叠》劇共十二場,每三場構成一組,即是共四組,每組重複埸景的次序,這刻意安排,正好使四組合成「起,乘,轉,合」,如要我胡亂的冠以標題,可試叫作:1. 官場百態 2. 奪權 3. 求存 4. 太陽之下無新事。故事影射的雖然是半世紀前東歐極權共產政府,但在今天的政架構府或甚至是private sector職場打滾的朋友,會發現很多似曾相識的場面。不如就從演員和其角色的角度随想一下。

眾生之中,要算黄頌明演高層女秘書
Hana最維肖維妙,此等人以扮靚為業,收集坊間gossip為樂,深知官埸攻彷之道,重複地顧左右而言他,來勢凶凶的老細也拿她沒法,黄頌明的演繹,氣定神閒,入木三分。羅松堅的Ptydepe講師是全劇中最突出的一個,其實可以看成他自己的獨腳戲,最好看的是第二埸對叠配文這現像的分折,淋漓盡致。參與話劇以幕後編導為主的陳正君演的Kubs帶點神祕色彩,卻找不到作者或劇評文獻中對這角色有否特别詮釋,我把他當作歌劇Tales of Hoffman裡的Muse Nicklausse 之類的surreal角色欣賞,也很有趣。「叠配文翻譯中心」的三寶亦很搶鏡:這blog提過不少的梁翠珊和周家輝,加上《最後晚餐》的編劇鄭國偉,三人略帶漫畫式的演繹,把故事的荒謬性盡情發揮。薛海暉的監視員在這方面更多走一步”(recognize the commercial?)。馮幸詩在頂頭鎚看過,演的圓圓」和彭珮嵐的「雲雲」,伴着馬沛詩的「金花」,載歌載舞,今次演純情Marie很合適。全劇精華的不用說是歐錦堂和朱栢謙的數度短兵相接,精彩之處,實難以形容。朱栢謙已不在「中英」,聖誕檔期的的《寶石王子》中不會出現,《叠配文》見到他,喜出望外。

其他亂雜而無章的聯想,首先說文化中心大堂本劇的海報上已貼上滿座告示,可喜!因為是翻譯劇,英文字幕很有幫助,而且設計一流,眼力不太好的一群看得特別舒服。說到眼力,如除下眼鏡望向舞台,劇中的星形國徵
(?),竟有七分似HKSAR的洋紫荊區徵!盡情聯想:Josef Marie的名字柔情地重複唸着,是否reference 2000年千禧舞台盛事《夢斷維港》(West Side Story),歐錦堂是主角之一,不過演Tony的是阿Paul黄貫中,演Maria的是杜雯惠。


莫札特之死觀後随想

電影重看不少,舞台劇卻極少,今次竟接連兩次重看,上月破天荒連續兩個周末的《海倫凱勒》,為的是要看齊
AB兩個cast;《莫札特之死》是重看2010年「拉闊劇團」JCAAC黑盒劇場的演出,請參閱「網誌32」,當年「拉闊」資源有限,小劇場形式製作,亮點是在於精彩的劇本和悅目的演技,還記得當日中場休息時竊聽到觀眾席上一位劇壇老前輩和朋友交談中讚賞該演出的說話。今次移師大會堂,資源明顯較大,尤其是梁健堂的服裝設計,看得人神馳目眩。更喜見「中國香港青年交響樂團」參與演出,現場音樂在香港劇壇其實不少,而且也都用得很好,或一座鋼琴,或兩三件樂器,林林種種,這blog裡也提過不少,但今次這規模的古典樂團則較少見,記憶中只有2000年一齣「中英」製作的莎劇《仲夏夜之夢》,樂團現場奏出 Mendelssohn 為該劇寫的作品為配樂。

說回莫扎特,今次配樂混合了現埸和錄音,效果不錯,一開埸先聲奪人,黃凱泰混厚的男低音和震撼的樂團
“prologue地送上Don Giovanni 中最陰暗的一節 (該劇其實是喜鬧劇)。劇情中提到Mozart的不同作品有合適的不同處理,The Marriage of Figaro 現場奏出前奏曲,那怕只有幾句,已足莫迷樂壞了,Cherubino的進行曲承接劇情,用了錄音,想是歌劇的CD,以後的兩段也是。The Magic Flute 跟上次一樣,功用是作為Salieri 最後毒招的武器,斷了Mozart 的最後續命丹Freemason (共濟會),台詞是主,音樂是副,所以用了Papageno輕巧的 “Drinking song” (the name I coined),以免分散觀眾對台詞的注意力。最後點題的 Requiem 的錄音和電影Amadeus 裡的頗相似,說到電影,不能不再提「網誌32」開始時說的一段 (請參閱),及作以下補充 (note 1).

「網誌
32」裡其他的不再一一重複,讚賞的地方,重演更好,想特別一提的是朱仲暐,當時寫的是: Constanze Mozart is not quite a key character although she has an important role to play. With each scene she appeared in, 朱仲暐 deftly revealed successive layers of the character Constanze, adding texture and depth as she went along. With her clear, bell-like timbre, she demonstrated once again the height of the beauty to which diction in Cantonese can soar, even with the most rapid-fire, emotion-laden lines. 這些今次仍全部合用,而最後Mozart死在懷中一埸,更是觸動。兩主角中Salieri換上了林澤群,是我重看的原因之一。有趣的地方,是在演繹上和陳仕文成了很强烈的對照。陳仕文的Mozart仍是 Tom Hulce” (這是盛讚),林澤群是當下劇壇最iconic的演員之一,Salieri雖是歷史人物,但在Peter Shaffer筆下已成了藝術創作,看林澤群獨特風格的演繹,賞心悅目!

認識了半個世紀,從半個地球外飛來一同觀劇的朋友,讚賞演出之餘,也提出一個有趣的觀點,對劇不對人:
Peter Shaffer這劇本强調Salieri的平庸,和Mozart揚溢的材華形成強烈的對比,其實他绝不是庸材,只是生不逢時,遇上Mozart,又未夠班作俞亮之爭而已。朋友還舉出Christopher Marlow Shakespeare 為比喻。我雖然對Salieri的音樂未有接觸,但亦覺得他這說法有道理,不過那是歷史角度,如果是從戲劇角度,藝術加工以突顯戲劇衝突是難免,Salieri就當作是為藝術犧牲吧!




Note 1: Mozart’s final hours – according to Amadeus (1948)

The scene starts with Mozart on his death bed, too weak to even hold a pen, and Salieri at the end of the bed with pen and blank music score sheet. He is in the process of transcribing Mozart’s Requiem pouring forth from the great composer’s soaring creative energy in the last few hours of his life. They are at the section “consigned to flames of woe”. The previous section has ended in F major, and he wants now to start with A minor – that’s what we hear first from Mozart.


“Let’s start with the voices”, Mozart begins to dictate the notes for the basses to Salieri, humming them as he goes along. “Time?” Salieri asks. “Common time”, Mozart is obvious impatient as he moves on to the tenors. “Have you got it?” is something that he keeps asking Salieri throughout the entire process, checking and returning the scores Salieri tosses at him.


As they move into the orchestra portion of the music, Salieri is clearly dragging on behind, if not entirely lost. Wind and brass sections come in, first the bassoons and trombones, with identical notes, as described by Mozart and also heard in the background. “But I don’t understand” agonizes Salieri. “Instruments doubling up the voices” snaps Mozart who really has no time to waste. Timpani and trumpets, he moves on. Poor Salieri is hopelessly and completely lost. Mustering his last bits of patience, Mozart explains “That goes with the harmony”. He even illustrates with mimicking the sound of the timpani “Tum, tum, tum, tum”. Salieri is finally with him again, joining in the vocal harmony and transcribing feverishly.


“Is that all?” Salieri asks, mediocrity in the face of brilliance. Far from it, obviously. Mozart now brings in the strings, pulsating and ascending as Salieri miraculously is able to keep up with him. Then, to complete the voices are the sopranos and altos while the strings become supporting violins. “Do you have it?” Mozart keeps asking. “Not so fast” Salieri keeps pleading, and finally, in desperation, “One moment please”.


Finally he tosses the completed score to Mozart who looks at it and raises an arm, as if starting to conduct. A quick cut to a stunning frame - a carriage in the depth of night thundering across the wilderness, carrying Constanze racing to see her dying husband. Simultaneous, all the building up we just heard and saw (bass, tenor, wind, brass, timpani, string, soprano, alto) come to life in a glorious outburst of awe-inspiring harmony.


海倫凱勒
睇埋A

首先:不比較,作幾個比喻,若是初演和重演也看過,我也不會比較高少敏和黄哲希《山羊》,又或黄慧慈和梁小冰《法吻》,又或黄慧慈和黄詠詩《香港式離婚》等等,很多時候
(自然不是說每一次都是),角色有颇大的可塑性,兩個不同演員的演繹,同一柸雪糕,可以是芝痲味,也可以是綠茶味,說不上誰較誰好。

一齣作品,無論是電影或是舞台劇,真正的試金石,是重看是否覺得更好,電影重看真不少,甚至一星期內重看也不是沒有,舞台劇是第一次,如上說,不比較
AB組,單從整體來說,第二次更好看了,原理很簡單,有睱留心到更多細節,例如Frankie-Chester 長勝之Team的原創配樂,過場時大派用場,主用絃樂,不同的需要下或緊或緩,急切之處更出動敲擊樂,對劇情和觀眾情緒的推動大有幫助。另外細節例如 “water” 一個字终成為打通Helen和世界溝通的仔細鋪排 (remember, I never saw the movie “The miracle worker”),不勝枚舉。又再有一點今次特別留意到的,是描寫繼母子之情,第一次不是沒看到,但太多其他吸引的地方,今次是特別等着 “can we be friends” “we are already friends” 這兩句台詞,然後随想到《大龍鳳》(網誌58) 的馬文意和萬佳成,以及電影 Before Midnight Celine Hank,前者情況極相似,先敵後友,後者頗不同,全程窩心,那怕單是一方面的電話對話。說遠了。

接回首次看後的「
随想」,Melody 的激動演出其實也看過,近如上述的《大龍鳳》,對高少敏有绝對信心和極高期望,慶幸终於到了等了半年的initial main cast. 随想」只用一句 台上全部演員的精彩演繹草草帶過,罪雖不至死,也足判監十年!補救補救!《作死》(網誌58) 之後,又再喜見藍真珍和蔡澤文,不要以為VineyPercy這兩個角色輕,兩人恰到好處的comic relief,在劇情較沉重的地方,是很好的平衡。邢灏演繹James從再始 難為正邪定分界而遂漸輪廓清晰,可圈可點。資深的余世騰和覃恩美,更使這演出生色不少。最後,AB组演閒角時亦一絲不拘,最感動的是楊螢映的盲人學校學生和Annie Sullivan依依不捨的一埸。

海倫凱勒
- 觀後随想

首先,喬遷之喜,新
blog能夠以這齣作品house-warming,是blog主的榮幸!AB组魚與熊掌之嘆,也不是第一次,《八百比丘尼》網誌裡也提過《威尼斯商人》王曉怡和韋羅莎的情况,和今次一樣,一早購票時還未有AB組安排,卻反而免去選擇之苦。今次安排但又稍有不同,就好像話劇團零五年《生殺之權》一樣,辛偉強和王维AB组對調主角和配角來演。《海倫凱勒》裡,Helen Heller 牌氣暴躁Anne Sullivan性格獨立,勇敢直言,今次四個主角中,鄭至芝和阮韻珊舞台型象比較屬於乖乖女型,但看到鄭至芝演Sullivantough,無懈可擊,相信沒看到的阮韻珊演反叛的Keller一樣勝任。而看到的楊螢映,能不為她高興?Helen Keller是一個演員夢睐難求的挑戰,她演來絕對叫人相信就是一個失明失聰的女孩,bravo!同樣光芒四射的是鄭至芝的Sullivan,只看兩人的一場迫教進食禮儀,借老土的一句:已值回票價。

很慚愧
The Miracle Worker跟很多其他名作一樣,沒有看過,1959Broadway show沒看過理所當然,但1962original cast Anne Bancroft Patty Duke 銀幕再演繹同獲奧斯卞的電影版仍沒有看,太失敗了。 好在今時今日,上Youtube找到片段,略瀏覽幾則劇評和影評,之後覺得其實也不必要,「中英」這演出,已盡得Helen Keller Annie Sullivan 在人類歷史上最光輝一頁的神髓:語言/文字的溝通,那怕是看不到,聽不到,仍不能放棄。呈現這精神,除了台上全部演員的精彩演繹之外,很細心編排的場刊亦可記一功。

全劇兩句鐘一氣呵成,連刻意分場也沒有,足見製作團隊對這故事的信心。劇中不少場口是鴉雀無聲,所謂針跌落地也聽到,足見觀眾的共鳴。另值得一讚的,是葵青這超大的舞台上,要佈景簡單而同時又沒有細小簡陋的感覺,颇不容易,今次佈景設計,實屬隹作。

後記:已購票週末睇埋
A组,上次在葵青見高少敏是《八百比丘尼》等入場時,唔算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