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迴的前世“也苦”blog蓋棺定論,埋單 26/12/2013 午時總結訪客人次26231,對這胡亂塗鴉的「隨想」,實在是喜出望外,多謝,多謝!
不久的將來:
如此長江
寶島一村
棋廿三
遇上1941的女孩
沒有人造衛星相撞的夜空
「隨想」的定義就是字面這麽簡單:看完戲,想到什麼便說什麼,東拉西扯,分享一些看劇的點滴,亦作為多給劇團正面回應和鼓勵的渠道。
鴕鳥頭 – 觀後隨想
狄更斯的快樂聖誕音樂劇 – 觀後隨想
年初時以為聖誕節將會在葵青見到朱栢謙,年尾時已改為元朗,不過兩所都是頂級劇院 (從前台舒適的觀眾席到後台“豪華”的化妝室),更喜的是有機會看到應節的《狄更斯的快樂聖誕音樂劇》這較少人知道的作品。也用了一番功夫,才Google到一些參巧資料,一個劇場網頁的介詔不錯:“This humorous and sentimental show is pure family entertainment. Each character in this small cast plays a large part in telling the alternate story of Charles Dickens”. The New York Time 1988年十二月介紹當時應節的作品說的亦大同小異:“a blending of fact and fantasy about the author's life as a young man and a muse who helps him to write. The bright period costumes and lively singing enrich the one-hour show.” 後句說的自然是當年紐約的演出,但用來形容今次Theatre Noir 的製作也很適合。Douglas J. Cohen 的旋律悦耳,卻未到繞樑三日的程度,但有岑偉宗的詞和演員的演繹,生色不少。看這劇的最大得着,是創作人用新的角度來看這個實在已太熟悉的聖誕故事,捨Scrooge (“not your typical ‘humbug’ musical”) 而改為reimagine 狄更斯創作這名箸的過程,虛實相輔相成:虛的是作者和腦中的角色互動這手法用得好;實的是尋尋覓覓之中,終於反樸歸真,尋回聖誕的意義,和珍貴的父子情,充份體現Theatre Noir的mission: entertain, enlighten and empower (娛樂,思想和正能量)。
《叠配文》中見到朱栢謙已喜出望外,今回再來一次,找他來演狄更斯是最隹人選。配合陣容强勁:資深的邱萬城看得不少,最近《三審王爾德》中氣焰迫人的昆士貝利候爵印象更深;邢灏在《海倫凱勒》裡演的James是除了兩個女主角之外性格最複雜的角色,他精彩的演繹難忘;李正道,黃安婷和伍昭怡均有參與Theatre Noir年初時同樣是在元朗劇院演出的《動物農莊》,李正道更是我“發現”Theatre Noir的《莎翁的情書 / With love, William Shakespeare》(網誌44) 已印象深刻,今次較突出的是來自多倫多的伍昭怡,演muse「麗素」和朱栢謙的對拆賞心悦目。
謝幕時葉遜謙對視障聽障「全民通達」(Accessible performance for ALL) 的承諾,實在叫人感動,另外亦值得表揚的,是帶孩子來看這齣戲的家長,能以這劇為我今年觀劇的grand finale (共48齣,剛巧跟去年一樣,沒有刻意計算) ,是福份。
年初時以為聖誕節將會在葵青見到朱栢謙,年尾時已改為元朗,不過兩所都是頂級劇院 (從前台舒適的觀眾席到後台“豪華”的化妝室),更喜的是有機會看到應節的《狄更斯的快樂聖誕音樂劇》這較少人知道的作品。也用了一番功夫,才Google到一些參巧資料,一個劇場網頁的介詔不錯:“This humorous and sentimental show is pure family entertainment. Each character in this small cast plays a large part in telling the alternate story of Charles Dickens”. The New York Time 1988年十二月介紹當時應節的作品說的亦大同小異:“a blending of fact and fantasy about the author's life as a young man and a muse who helps him to write. The bright period costumes and lively singing enrich the one-hour show.” 後句說的自然是當年紐約的演出,但用來形容今次Theatre Noir 的製作也很適合。Douglas J. Cohen 的旋律悦耳,卻未到繞樑三日的程度,但有岑偉宗的詞和演員的演繹,生色不少。看這劇的最大得着,是創作人用新的角度來看這個實在已太熟悉的聖誕故事,捨Scrooge (“not your typical ‘humbug’ musical”) 而改為reimagine 狄更斯創作這名箸的過程,虛實相輔相成:虛的是作者和腦中的角色互動這手法用得好;實的是尋尋覓覓之中,終於反樸歸真,尋回聖誕的意義,和珍貴的父子情,充份體現Theatre Noir的mission: entertain, enlighten and empower (娛樂,思想和正能量)。
《叠配文》中見到朱栢謙已喜出望外,今回再來一次,找他來演狄更斯是最隹人選。配合陣容强勁:資深的邱萬城看得不少,最近《三審王爾德》中氣焰迫人的昆士貝利候爵印象更深;邢灏在《海倫凱勒》裡演的James是除了兩個女主角之外性格最複雜的角色,他精彩的演繹難忘;李正道,黃安婷和伍昭怡均有參與Theatre Noir年初時同樣是在元朗劇院演出的《動物農莊》,李正道更是我“發現”Theatre Noir的《莎翁的情書 / With love, William Shakespeare》(網誌44) 已印象深刻,今次較突出的是來自多倫多的伍昭怡,演muse「麗素」和朱栢謙的對拆賞心悦目。
謝幕時葉遜謙對視障聽障「全民通達」(Accessible performance for ALL) 的承諾,實在叫人感動,另外亦值得表揚的,是帶孩子來看這齣戲的家長,能以這劇為我今年觀劇的grand finale (共48齣,剛巧跟去年一樣,沒有刻意計算) ,是福份。
鴕鳥頭 – 觀後隨想
這齣劇似乎沒有什麼宣傳,幸好上演前一週剛好去看《白屋》,在場刊裡見到,一看卡士,全部是很欣賞的演員:楊偉倫“發現”於《A lonely planet B》,然後《大龍鳳》“跟進”;梁子峰“遠在”《遺禍人間》時已覺得他一股强烈的陳曙曦氣質;該劇中柯家琪亦表現突出,在兩大天后邵美君和姚潤敏之中,亳不遜色,以後再涉獵她的作品是差不多演,編同時的《香港式離婚》和《Happy
to gather》,但埸刊卻沒提到她有一齣很值得欣賞的《上司已死》;很高興在「中英」的日子後,繼續欣賞到王曉怡和郭翠怡的不少分別演出,今次更見兩人合作,但不久之前她們是有過一次鮮為人知的「合作」,就是《喜雙飛》場外觀眾留名的海報上,共用一“怡”字,當然別忘記上述《A lonely planet B》還是出自郭翠怡筆下。
如形容《鄧世昌的歷史故事》是“橫切面” ,《鴕鳥頭》有點似碎吃刺身飯,而且有點香濃潘惠深式調味。五個角色在基本定位後,也有觀眾自我投射的空間。楊偉倫「招積」的deadpan演繹最殺食,和郭翠怡「梁珊」窮追猛打的連珠炮相映成趣,柯嘉琪「柯士甸」和梁子峰「八月」一對難姊難第一開埸已吸引,以後 “個別發展” (sorry,近來聽股市報導太多了!),王曉怡的「毛玲」把角色的光譜一下拉闊,從感覺去到思維,看她今次演出,卻自然地随想到她二十個月前就在此處告別中英的《同棲異想》(網誌46),除網誌提過的,有一幕印象特别深刻,相信當日的觀眾亦同感此「痛」:Hiue赤腳站在凹凸不平的「健康板」上,忽然一躍而起,半空中一個180度轉才落下,面不改容。OOch!!
希望「情況」許可,2014能夠看到鄧世昌
如形容《鄧世昌的歷史故事》是“橫切面” ,《鴕鳥頭》有點似碎吃刺身飯,而且有點香濃潘惠深式調味。五個角色在基本定位後,也有觀眾自我投射的空間。楊偉倫「招積」的deadpan演繹最殺食,和郭翠怡「梁珊」窮追猛打的連珠炮相映成趣,柯嘉琪「柯士甸」和梁子峰「八月」一對難姊難第一開埸已吸引,以後 “個別發展” (sorry,近來聽股市報導太多了!),王曉怡的「毛玲」把角色的光譜一下拉闊,從感覺去到思維,看她今次演出,卻自然地随想到她二十個月前就在此處告別中英的《同棲異想》(網誌46),除網誌提過的,有一幕印象特别深刻,相信當日的觀眾亦同感此「痛」:Hiue赤腳站在凹凸不平的「健康板」上,忽然一躍而起,半空中一個180度轉才落下,面不改容。OOch!!
希望「情況」許可,2014能夠看到鄧世昌
白屋
– 觀後随想
自《迷失在彼得堡街上的暖大衣》開始,可算欣賞了Du Pif 獨特的雙語演出“多年”,最近的《狂情》,《撕殺之神》,《日出》等,都有收入這blog。今次特別的是除了國粵雙語之外,加上舞蹈,更不是常見的一場半場的點缀作用,而是敘事及言情的主要元素,開宗明義,是「舞蹈劇場」。此外,還有影像襯托,甚至包括小許動畫。
故事取材自西班牙 Federico Garcia Lorca 的 The House of Bernarda Alba,可簡單地形容為倫理悲劇,剛剛喪父的五個女兒 (39 至 20歲) 在母親的高壓掌控下反應各有不同,尤其是到了終生大事。大女Angustia其貌不揚,但遺產分得最大份,只想盡快下嫁尋金男,脫離母親。小女Adela最反叛,敢作敢為,終成悲劇。如上述,交代故事是用台詞和舞蹈交替,對看慣純話劇或純舞蹈劇,都很有新鮮感。
演員三男四女 (五個女兒其中一個由男演員擔任),除了熟悉的Sean Curran (主要是演母親) 外,都不熟悉。舞蹈的演繹,交給三位內地 (武漢,四川) 專業舞蹈演員,APA的戴悦燁曾參與演出《美麗連繫》(網誌21),特別為這個戲公開遴選出來的兩位中學生之一,我看的一場卻剛好是另一位。
自《迷失在彼得堡街上的暖大衣》開始,可算欣賞了Du Pif 獨特的雙語演出“多年”,最近的《狂情》,《撕殺之神》,《日出》等,都有收入這blog。今次特別的是除了國粵雙語之外,加上舞蹈,更不是常見的一場半場的點缀作用,而是敘事及言情的主要元素,開宗明義,是「舞蹈劇場」。此外,還有影像襯托,甚至包括小許動畫。
故事取材自西班牙 Federico Garcia Lorca 的 The House of Bernarda Alba,可簡單地形容為倫理悲劇,剛剛喪父的五個女兒 (39 至 20歲) 在母親的高壓掌控下反應各有不同,尤其是到了終生大事。大女Angustia其貌不揚,但遺產分得最大份,只想盡快下嫁尋金男,脫離母親。小女Adela最反叛,敢作敢為,終成悲劇。如上述,交代故事是用台詞和舞蹈交替,對看慣純話劇或純舞蹈劇,都很有新鮮感。
演員三男四女 (五個女兒其中一個由男演員擔任),除了熟悉的Sean Curran (主要是演母親) 外,都不熟悉。舞蹈的演繹,交給三位內地 (武漢,四川) 專業舞蹈演員,APA的戴悦燁曾參與演出《美麗連繫》(網誌21),特別為這個戲公開遴選出來的兩位中學生之一,我看的一場卻剛好是另一位。
鄧世昌的歷史故事– 觀後随想
台前幕後是一個很有趣的組合,基石自然仍是陳敢權的HKRTBB,叫人興奮的是「風車草」和「黑目鳥」幕後參與,邵美君執導,雖然台前見她不到,但有校長的VO,而場刊更有一幅“索”絕玉照!《遺禍人間》(網誌36) 和《小人國》(網誌57) 的鄧世昌,獻出筆下的第一次,而且幽默地請來同名的古人 (technically 可說是兩個世紀前,應該可稱 “古人” 罷?) 在座鎮。還有「神父」鬼斧神工的影子戯,好不熱鬧!至於台前,「黑目鳥」還有編演皆能的柯嘉琪。另外:遊走多劇團的譚芷翎,李小明在HKAF看過,張翼東和不少APA “前輩” (即時想到的有文瑞興),是挾演藝以外的學位轉型。
劇本可以形容為“橫切面”的生活片段,發生在數天之內,以兩個演區交替說故事:一是出走男學生在荒山的洞天,一是學校教師室,串連兩者是支援他的女學生,男女同學之間沒有浪漫元素,只是死黨。故事大致上寫實,的也有少許天馬行空,例如蘋果雨跟Tom
Cruise 的 Magnolia
(1999) 和村上春樹《海邊的卡夫卡》均有異曲同弓之妙。劇中觸到很多人與人 (甚至人與動物的關係),如要找個貫通的主旨,或可說是story of the underdog.
Blog
上以前也說過,喜見“黑盒” 日催蓬勃,期待週末「黑目鳥」的《鴕鳥頭》。
失戀之後 – 觀後随想
聽「新文化運動」訪問得知黃兆輝和林娜是多年APA同學,頗相熟,劇中演的是兩個從素未謀面的人,開場時需留心,但以兩人的經驗,全無問題。入場看這劇,這兩位演員是主要原因,近年來有黃兆輝的劇,差不多全沒有錯過,林娜演出較少,《迷失香港》看到她特別開心,希望以後能見到她更多演出。「藝壇快訊:散場之後」也有提過這劇,讚賞兩人演出之餘,卻有“穿橋”,如果希望有機會重演去看的觀眾,暫不宜收聽。
聽「新文化運動」訪問得知黃兆輝和林娜是多年APA同學,頗相熟,劇中演的是兩個從素未謀面的人,開場時需留心,但以兩人的經驗,全無問題。入場看這劇,這兩位演員是主要原因,近年來有黃兆輝的劇,差不多全沒有錯過,林娜演出較少,《迷失香港》看到她特別開心,希望以後能見到她更多演出。「藝壇快訊:散場之後」也有提過這劇,讚賞兩人演出之餘,卻有“穿橋”,如果希望有機會重演去看的觀眾,暫不宜收聽。
雖然還另有兩位演員,但角色沒有台詞,《失戀之後》是屬於近數年來看得不少的「二人劇」類型,「一男一女」的subset,其中以兩年前的《談判》尤屬佳作 (請參閱網誌41),而男主角正是黃兆輝。《失戀之後》是很不錯的青年計劃入圍作,最有趣的地方是asymmetry,情人節夜一男一女爭用校中音樂室,但她在明,他在暗:她擺明車馬失戀自殺,選這地方是為了懷念往日;他情緒激動狂飲啤酒是只見現象不見原因,堅決要霸用這房的理由也欠奉。到了兩人背後的故事抽絲剝繭地抖出來時,那asymmetry有增無減:她對舊愛的迷戀到了obsession的地步,不太正常;他的“激” 卻是較被動,到了忍無可忍,一個正常人有時也會失控。
串連兩人的佈局亦頗慎密,細節處理细心,例如先交代安眠藥份量輕,食不死人等等。兩人之間的感情處理得好,同病相憐 (而且in more ways than one),最後卻分為施與受,和上述兩人不同性格也很统一。一點想法:戯可以在Rainbow掩上門便完結,就如娜拉(Nora)的瀟灑,不帶走一片雲彩。Seriously,第二男角的結局已不重要,留白最合適,現在劇中加多一場,反而加添plot hole,觀眾會問Mac為何如此疏忽,難道不耽心Rainbow醒來會發現真相?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