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4日星期一

80. 月愛越癫 。 一頁飛鴻 。春雨歸來 。哈姆萊特機器

已購票:請參閱 Face Book Page


「隨想」的定義就是字面這麽簡單:看完戲,想到什麼便說什麼,東拉西扯,分享一些看劇的點滴,亦作為多給劇團正面回應和鼓勵的渠道。



哈姆萊特機器 - 觀後隨想

先分享在網上搜集到關於這1979面世的德國後現代名劇的演出資料:

First of all, “Goodreads” website has a very good introduction to this play:

In Müller's fragmented eight-page text, Shakespeare's masterpiece struggles to survive amidst the mounting rubble of literary and political history. Failed ideals and human disillusionment give way in Hamletmachine to the youth clamoring in reaction against the past in order to change the present. To break free of the continual cycle of violence within history the past is questioned and deconstructed. Moving away from psychological narrative, Hamletmachine creates a landscape of the betrayed revolution. In Müller's words, "the slogan of the Napoleonic era still applies: Theater is the Revolution on the march."

On actually performances, Trap Door Theatre’s  (Chicago) performance a few years ago attracted quite a few critics’ attention:

One goes: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the most known and quoted soliloquy opener in the history of theater, has become so familiar that it is almost a punch-line and often recited without thought as to its actual connotation. In HAMLETMACHINE playwright Heiner Müller envisions a ravaging postmodern hallucination of Shakespeare’s story. Müller’s purgatory is an abstract and fragmented appropriation of Hamlet, taking the familiar and creating a free-fall down the rabbit hole into a non sequitur suspension of duplicated Hamlets and Ophelias with a Gertrude thrown in for extra conflict and sexual tension. Müller takes Hamlet’s turmoil and breaks it into individually characterized variations that embody the conflicts in Hamlet’s’ mind. He then propels these characterizations into even more divergent dimensions of introspection that reflect not only the conflicts in the original text but also illuminate a myriad of social and interpersonal indictments.

Another has these to say: This deconstructed Hamlet vividly depicts both the destruction of the individual and the decay of an individual’s national pride. Madness, betrayal torment Hamlet as he questions his sanity.

Turning to Off-Broadway, I found this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astillo Theatre:

Some could argue that a play set at the end of East German communism is a little out of date, but Austrian director Eva Brenner says, “The only way to get rid of the play is to leave it behind, to work our way out of the despair it articulates….brush off the costumes, turn on the lights, look at each other and ask what do we do together next.”
There isn’t a “conventional” plot in this interesting piece. It’s more like watching a hip, living modern art instillation. You might not fully understand everything that you are watching, but you will probably be intrigued. Everyone will take away something vastly different from this play.

On a French production, by Compagnie Sans Soucis, a critic writes:

In an interview with Arthur Holmberg, Heiner Müller said: ‘theatre forces you to struggle with reality’. It is this thought which hammers out the political, philosophical and psychological impressions embedded within our cultural history. It pressures the audience to think, to question and to lose themselves. As with all postmodern works, to read more on the subject and on the writer affords more understanding of the final product. Müller believed that ‘there’s no drama without enemies’ – and that’s exactly what Sans Soucis have done: made an enemy out of their audience. Slow, precise choreography mixed with nuanced comedy and a droning, clockwork soundtrack mirror the painful thoughts of Hamlet, his inner-duologue between reason and emotion, madness and sanity, guilt and virtue. This makes the piece inaccessible, thorny and often frustrating, and there’s always a worry that it will drift into tedium.

從以上關於不同劇團演繹這劇的資料, 已大致了解海纳穆纳給予導演及表演者極大的自由度.RTHK一個訪問節目中,陳瑞如强調ATL今次演出的舞台意象, 阮煒楹解釋四個女演員不同演繹的的奧菲莉亞,可以代表她四個不同的特質,梁智聰幽默地提到 Hamlet選擇困難症 , 從而帶出劇中哈姆萊特想做女人, 想做機器這些創意. 最後陳瑞如從劇中的意象暴力元素, 發揮到要建設有時候需要先破壞.ATL的演出用較少量言語, 很則重型體, 這和劇團一向的風格一致. 氣氛, 配樂都變化多端, 林林種種. 這形象化的演繹, 反映了上面提過的一點, 每一個觀眾有不同的體會, 吸收. 當然但也有幾場特別鲜明, 例如鄭嘉俊不想做Hamlet 的獨白, 陳秄Scherzo中一連串形體推至最後的pole dance, 陳瑞如劇終時有點似一招降龍十八掌亢龍有悔 的重複四次的Here speaks Electra”  獨白, 度一次叠一次的強勁等等. 如果以我不濟的文字企圖描繪整齣劇的過程, 看過的觀眾不需要, 對沒看過的觀眾沒幫助, 不如把焦點放在每次看 ATL 都極度期待的導賞手册.

曹禺日出代序 道得經新舊約等借了八段引文, 更強調它們排列次序是有特別意思, 叫讀者細心思考. 相似的導賞手册裡的文章的排列次序, 很有邏輯性. 一開頭的是陳恆輝帶有蒙太奇味道的一針見血, 描繪海約穆勒的童年陰影, 逐步帶出德國就是哈姆萊特 這主題. 莎翁是時代的一面鏡子, 他的時代已過去, 新的時代新的德國需要一個新的哈姆萊特來反映. 順理成章, 陳瑞如接上, 分享德國背景資料: 政治上自統一, 两次世界大戰, 冷戰時其, 直至柏林圍牆倒下. 社會上西德學生運動, 世代衝突, 從人民的逃避心理, 看到哈姆萊特的影子. 周家輝接下去, 從回響陳恆輝一開始説四歲的穆勒匙孔中目睹父親給納粹軍人帶走的童年陰影, 走進他的內心世界, 和一生經歷, 最有意思的是聯想到亞陶的殘酷劇場(參考十方一念 - 網誌70).

點題, 時代, 作者的豐富背景之後, 輪到鄭嘉俊伸延到後現代主義劇場這課題, 解釋了眾說紛纭這情况後, 簡潔地說出後現代主義劇場的特徵: 反敍事, 精神分裂, 解構. 最後點睛一語: 不確定. 之後各演出者分向各方面繼續發揮, 陳秄沁涉獵到極權主義 totalitarianism, 及帶出漢娜. 鄂蘭平庸的邪惡 之論, 强調在强權之下,哈姆萊特從夢中醒過來的迫切性. 阮煒楹審視的是穆勒深信的馬克思, 卻疑問他的主義是否真的洞悉天機, 否定之否定後是否真的是完美結局. 梁智聰探討結構主義, 後結構主義和解構主義 (structuralism, post-structuralism, deconstruction) . 陳栩炘則把焦點放在奥菲莉亞身上來進入女性主義的世界, 穆勒筆下這個典型, 強悍的標誌人物. 陳偉聰從藝術的角度看後現代主義, 再重申其不確定性, 重視當下, 行動為先, 不能被定義的特質. 權威壓軸的是翻譯黄穎文, 抽絲剝繭, 從人類以理性代替了神説起, 到醒覺二元哲學並非真理, 現代主義萌生, 但為穆勒作辯, 解釋劇中的粗暴顛覆並非發動流血革命, 而是鼓吹人以理智的態度抽離一點地看這世界.



春雨歸來 - 觀後随想     

好劇本, 好演員 (四個女主角, 四個她們的年輕版, 一個男主角, 一個男配角) , 好的地方是能夠使到常見的感動位更感動. 而且除主旨外,還有其他話説, 但重心仍是主旨: “每個人心中總有曾激勵自己的老師  (例如《Good bye Mr. Chips》的Arthur Chipping, To sir with love》的Mark Thackeray, Dead Poets Society》的John Keating, 歷史男生》的 Hector Irwin)

每當劇中有幾個位置比重相若而身份相似的角色時, 編劇的挑戰是能夠叫觀眾觀劇的過程中能分清楚每一個不同性格, 懶方法是角色分别自己向觀眾獨白式自我介紹, 《春雨歸來》高明得多, 分别用不同的手法帶出四人的特點.  這些年來看過這四位女主角演出的時間加起來頗為可觀, 比起從未看過她們的觀眾, 辨認角色較容易, 但卻又加多一個層次, 下意識主觀衡量選角是否合適, 數年前看《坷廬謀殺案》時 (網誌50) 竟然自己跟據海報上的卞士配對角色, 結果两對三錯, 今次四位中的有兩位也有参與坷廬》演出.

, 次出場的萬斯敏和何敏儀, 演一柔一剛的程若珍和李樂仙, 以角色名字的諧音互相取笑中鎖定觀眾對她們的認, 選角亦順理成章; 鄭至芝的高秀萍的辨認特點是丈夫 (幕後幕前) ,劉浩翔演的田大雄, 而本身性格則稍後才遂步描繪; 梁翠珊的房仲蘭出場最後, 而且還有年青版的陳曾寧先亮相, Jack Nicholson 貓屎先生的女版呼之欲出! 更有趣的是四個年青版的處理, 劇本氣定神閑, 不開名字, 譲觀眾自己先配一配, 羅海的程若珍和陳曾寧的房仲蘭自然明顯, 但葉苑伶的李樂仙和蔣欣霞的高秀萍, 稍為模糊, 要到了後面一場以練跑吐心聲才正式開名, 有趣, 好看!

主角老師兼教練的出場亦很有心思, 和女角一樣有兩個時段, 但當下患上腦退化的老年版,開始時只聽到其在村屋内和舞台上若珍對話的聲音, 初現身出場的是神彩飛揚的壯年老師, 是歐錦堂的最典型角色, 但粗中有細, 那一絲的柔情, 一腔的哲理, 一抹的無奈, 在最後滿頭白髮老年版才沁出來. 劉浩翔的田大雄在舞台上只有當下版, 在劇中起了很重要的調劑作用.

青年時代的故事是説 4x100 徑賽中其中一人失足跌到弄至全隊敗落, 更挑起隊員之間的心病, 新來的, 不太依常規的教練老師用了六個月把她們的體質和心理質素提升到奪標水平. 四個年輕的演員表現都好, 但叫觀眾看得眉飛色舞的定是歐錦棠. 三十年後三個在外地的當年死黨回來探若玲獨力照顧, 病情時好時壞的老師, 每人都有不同經歷, 詳情待重演時 (絶對有機會) 未看過的觀眾自己體驗. 值得一提的, 是借接力賽中的交棒喻人生總會到走到要放下的階段.

老師知道自己記憶終會失去, 所以先给四人寫一封告别信這構思隹, 效果感人, 但也明白編劇不想觀眾帶着太沈重的心情離開, 結尾用一首 First of May 來引回老師的回憶 (那怕只是片刻), 處理手法高明, 使我联想到 Man of La Mancha(1972) 異曲同弓的一段, Aldonza 以歌詞引回 Don Quixote (説的是電影版, 舞台劇大同小異, 本土翻譯版如無記錯, 是白耀燦老師演 Don Quixote).

1994回流看過五百多齣舞台劇, 今次首遇誤響火警鐘, 歷時數分鐘, 還有舞台左右上角紅燈閃動助慶, 幸好沒有腰斬 (不似有一次 PP-AMC 看電影的遭遇) , 只加了一節原本没有的十分鐘中場休息. 特别一提, 是讚想演員的臨危不亂, 而且心意相通, 準確判斷力, 繼續演下去, Dojo 這團隊 (無論長注或常客) 確使人驕傲.



一頁飛鴻 - 觀後随想     

二十多年來看過以粤曲為題材的話劇實在不少*, 但都給《一頁飛鴻》比了下去, 抱歉, 把談粤曲留到最後, 《一頁飛鴻》勝人之處是在於對各種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和關係的描寫, 觀眾就是對於粵曲毫無認識, 對欣賞這劇亦沒有影响, 甚至不懂中文的觀眾, 有英文字幕之助, 亦是一樣, 我的蘇格蘭舞台劇行內人朋友就是個好例子 (網誌 66喜靈州….分享夜提過他)

《一頁飛鴻》比較容易吸引觀眾注意的是兩個男主角之間的微妙感情, 初看時立刻想到關錦鹏的《藍宇》(胡軍, 劉燁) , 乍看雖然相似, 其實頗為不同, 電影是不折不扣, 有愛有慾的同性戀故事, 話劇中凝霜的感情是愛遠多於慾, 甚至可以看成近乎柏拉圖或烏托邦式. 相似之處, 卻是在藍宇和凝霜的全然忘我, 無私無求的奉献. 其實更相似的, 或可以説在某角度上更相似的, 是唐滌生和南海十三郎亦師亦友的關係, 尤其是初生之犢竟敢挑戰權威這有趣的場景. 不過, 很不同的, 《南海》中两人的關係止於在文學裡的惺惺相惜,《一頁飛鴻》中, 劇本裡的文字就兩人超越一切世俗障碍, 坦蕩蕩交心的地方.

對一般觀眾(包括我) , 兩主角之間的感情可以理解, 但不易同理 , 但對葉氏父子之間感情上的茅盾, 相信八, 九十年代移民潮中不少香港人會産生同理心, 劇本更多走一步 (thanks, “幸福牌産品) , 探討感情的維繋是否一定要生活在同一空間這問題. 歐陽駿演葉榮光合適不過. 同樣選角精準的是張雅麗的宋雁翎, 她把這女孩子堅強中而婉约的氣質表露無遺, 一方面是在這粤劇存亡之秋的憤慨, 一方面是對如再生父的的兩個主角的盡心報答.

劇中有一句對白把我深深吸住, 就是葉飛鴻神采飛揚地解說寫劇本給他的喜悦是因為他可以舞文弄墨 , 這段戲高翰文演得真好, 一個藝術家的 passion 盡顯舞台上, 走筆至此想起話劇團四年前的《紅》(網誌 49), 高翰文演藝術家確有一手, 演畫家Mark Rothko, 和演助手的邱廷輝一場好看煞人「大火拼」(語言上) 的戲, 藝術家的神采亦表演無遺.

相對地, 常映輝是内向, 含蓄. 只憑頸部以上, 在舞台上也能演活角色的生命的辛偉強, 是話劇團演員中可塑性最高的一人, 今次他的凝霜, 在非線性的劇本進程裡, 層次分明: 初遇葉飛鴻時,充滿樂觀理想的青年; 初期和葉飛鴻相處, 满心傾慕和期待; 漸漸明白現實的無奈, 加上眼疾轉壞的悲情; 葉飛鴻死後的茫然若失; 最後終於在葉榮光的諒解中重拾人生.

香港的 Baby Boomer在粵曲環境長大, 初接觸很多是聽父母隨口唱, 那潛移默化的親切感可以冬眠, 但不會失去. 看本劇每次聽到梆簧的引子或過序的音樂一出, 興奮莫名, 接着的自然更有鄭家年和黃葆輝繞樑三日的演出, 聽着仿似《彩雲追月》歌詞説的如上天堂 . 話劇過場用不同mood 《楊翠喜》, 大部份觀眾熟悉的可能是 “K” favorite《分飛燕》, 我自己腦中的 time machine卻回到 78轉黑膠唱片年代, 薛覺先和上海妹的《藍袍惹桂香》:

* 南海十三郎, 虎度門, 誰遣香茶挽夢回, 寒江釣雪, 情話紫釵……  





月愛越癫 - 觀後随想     

一如既往, 看翻譯劇未看先 , 今次找到《Months on end》一份劇本的 “sample” , 包括其中幾場戲的文本, 角色簡介, 和編劇的演出 “Note”. 看完中英的演繹, 有理由相信這是該劇本面世以來最佳的演出. 單看場面調度一環, 已可見一斑. 忠於編劇的簡約精神, 同時又把美感和動感發揮得淋漓盡致: 佈景, 音樂*, 和過場的處理 (編劇提議用適量的 “choreograph of some kind”) 配合得天衣無縫. 同時, 十二場的演出, 每一場大多數只動用十個演員中的二, 三人 (有兩場最多動用五人) , 對於賦閒的演員的處理, 每場不同, 有時全部消失, 有時卻都留下作為人肉佈景板, 而至台上的觀眾”, 有時面向, 有時背向演出者, 間中亦會對演出者台詞作出强烈反應, 總之妙趣横生.

中英和葵青多年來的伙伴計劃故然是好事, 但亦有先天缺憾”, 場地較大, 用無線咪差不多無可避免, 今次文化中心劇場演出, 有機會重温一下投射天然聲的美妙感覺, 相信演員歡迎, 觀眾欣賞.

借用場刊介紹: “訴説現代都市人情 . 十個角色, 十一個人物, 其實不太複雜, 場刊中很有心思的人物関係圖」也很有用. 一家四口父母 Chris and Gwen, 女兒 Phoebe, Heidi 加上大女準快婿 Ben, 已經占了一半. 另外是一對兄弟 Walter and Nick, 跟這主體五人有不同連繫. Phoebe 的死黨 Elaine Walter 在第一場邂逅發展為情人. 而那邊廂Nick 和多年女友 Paige 卻在鬧分手. Paige 的哥哥 Wade Ben 的死黨, 也是那沒有出場的第十一個人物, 一個愛滋末期病人. 第十個角色是 Walter Nick 的老友 Tony.

主線同居了五年Phoebe Ben 結婚前後生活化, 王曉怡Phoebe的婚前恐懼, 和黄天恩Ben婚後仍不脫的 kidult 性格, 都演得 pitch-perfect. 同樣是pitch-perfect 的是區嘉雯和馮祿德演的一對典型中産父母. 藍真珍的天然反叛性女兒Heidi 借大學畢業致詞一段戲頗有發揮. 但整個演出中, 我情有獨鍾的仍是邢灝, 份量最輕的角色 Tony, 在一場無足輕重的blind date 認錯人的戲中, 面部表情的精彩絕倫, 我坐第三行看得最清楚.  

兩兄弟一剛起, 一剛結的兩段情, 胡麗英演的空虛剩女 Elaine, 遇上張志敏演戴綠帽 Walter, 落墨不多但有不錯的 chemistry. 更喜歡的是鬧分手的一對, 麥沛東傻氣十足的Nick, 楊瑩映思想清晰, 現實中又有點靈氣的Paige, 三月海灘分手那一場, 豐富的喜劇感和衝突的張力, 賞心悦目, 看得觀眾最開心. 最後一場輕描淡寫, 但深深感人兄弟之情, 張志敏和麥沛東洗練的演出功不可沒. 為中英 15-16 劇季劃上完美的句號.

* 其中 I want to hold your hand似乎是 Across The Universe》裡面, 杜麗莎女兒 T.V. Carpio 唱的版本.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