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4日星期一

79. 戇大人。太平山之疫。我愛喵星人。第三謊言

已購票:請參閱 Face Book Page


「隨想」的定義就是字面這麽簡單:看完戲,想到什麼便說什麼,東拉西扯,分享一些看劇的點滴,亦作為多給劇團正面回應和鼓勵的渠道。

三謊言
-
觀後随想           

先連結《惡童日記》和《二人證據》的博客如下:


http://harryaftercurtain.blogspot.hk/2013/10/44-2012-with-love-william-shakespeare.html


http://harryaftercurtain.blogspot.hk/2013/10/59-q.html


第三部曲有新鮮感, 從宏觀轉向微觀, 可以看成是一齣人倫慘劇, 也有懸疑劇的元素. 故事性强, 線性説故事的手法很成功, 戰亂中的孿生兄弟, 先説 damaged 了的一個的經歷, 而其中種種疑團, 則另起爐灶, 用倒叙説 intact 的一個的故事來解開, 有張力和震撼感.

第二部隨想中提到的疑問 - 如何分飾孿生兄弟 - 有了答案, 亦是預期的幾個方案期中之一.  Rensen Gollum/Smeagol 手法演繹, 實在高明, 閉上眼睛, 只感覺舞台上真的有两個人.

佈景簡約, 而有效地利用演員作為佈景的一部份, 印象最深的是一眾演員構成的印刷機, 形象的實感和視覺上的美感都一流.

乘接一, 二部曲的傳統, 沙畫補充敍事和增强氣氛, 用得恰到好處. 最精彩的一場是戰機轟炸火車, 直是神乎其技. 舞台的處理上, 第二步曲 Jo 是在台前, 讓觀眾看到繪製沙畫 in action. 今次畫者退居幕後, 兩種不同的處理方法, 前者增加欣賞層面, 後者專注劇情氣氛, 也沒有説那個較好, 看觀眾的個人喜好而已.

第二部曲的隨想中提過看第一部曲時場刊中有两個當時尚未熟悉的名字: 高少敏和賴慰玲. 找出惡童場刊再看, 發覺又多了幾個如今已熟悉的名字: 陳郁憲, 黎青平, 梁依倩, 梁天尺.

國立 已成頭條, 康文署的愚昧可恥, 可悲.
 


我愛喵星人 - 觀後随想           

第一次認知Autistic Disorder 是從Dustin Hoffman 的電影 Rain Man (1988). Asperger’s Disorder (亞氏保加症) 是看《喵星人》才知道, 兩者都可以壟統看成廣義的自閉症, 但據場刋解釋, 亞氏保加症是較自閉症輕.

舞台上演員扮演猫, 看過萬斯敏的《想變成人的貓》(網誌47) , 已早知道她演貓的出神入化. 又有黃詠詩的獨腳戲《我為貓狂》(網誌30) , 同樣是使愛猫一族 (c’est moi) , 也唯有愛猫一族, 得到不足為外人道的共鳴:

#47 《想變成人的貓》

#30 《我為貓狂》

歐錦棠一手包辨兼一腳踢 (, , , , ) 這齣作品, 亞氏保加症和貓串連起來作為劇情的主線, 有創意: 與人溝通有障碍的中學生, 特别的潛能卻是和懂得跟貓溝通 (think 公冶長) , 也在殺校危急存亡之秋, 以此作為表演,感動了新校董 (moved him, 有一名學生以為是郁佢 ) , 同時也把自已釋放, 終於和等待了多年的慈母相擁. 在這個多災多難的年頭, Stephen Phyllis 這季尾作品, 更重要意義的是 2016 的頭炮, 揚溢着今天極需要廣傳的訊息: 對弱小, 有残缺的人包容, 理解動物也是造物者創造的生命, 不要忽視親情, 身體有障碍的人和旁人一樣,可以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一份子.

看梁翠珊好像什麽角色都看過, 演慈母最近的記憶是《大報復》, 不過該劇中她演的母親寫得不好, 前後不統一, 今次演得舒服多了. 看過百變的何敏儀演出亦同樣不計其數, 在上述的《想變成人的貓》裡, 她演的卻是一個較正常的普通人, 今次她终於可一過貓癮. 萬斯敏演貓主角自是理所當然, 上述一腳踢的歐錦棠雖然在演的一門亦身兼數職, 但主要是很有喜劇感的校長. 主角由新血區錦祥擔當, 演得很不錯.

「劇道場」新劇季的劇目和簡介已發表, 最近的是和I-Stage 合作的《春雨歸來》應該有看頭, 五月公演.



太平山之疫 - 觀後随想           



1984年鼠疫為題材的舞台劇,今次是第二次看, 先找出四年多以前看的 Fragile觀後随想作參考:


           
從上面連結中的那一齣《太平山下 - 彼得小話獨腳戲》的隨想中, 可以看到 Peter Suart 把這件歷史大事用不同的角度和技展現在舞台上, 話劇團的《太平山之疫》放在一起, 叫人驚嘆演藝這藝術的偉大, 同一件事, 可以有兩個全然不同的演繹, 而可以同樣的深深吸引着觀眾.

場刊裡陳敢權解説今次的創作意念是要思想性和感性之間作出平衡 , 經過探索,决定利用音樂劇作為藝術上的處理是不二之選”, 我很同意. 在最近的随想中也常提到音樂劇” , 不在這裏重複. 《太平山之疫》是正宗音樂劇, 但有一處頗為特別的處理是我喜歡的. 特别的地方是開頭的一大段, 差不多沒有對白, 是全部用歌推進的純音樂劇, 跟着卻有一段純話劇, 叫人看得差不多忘了這是音樂, 之後才又回到音樂劇的常軌. 這處理有些與别不同, 已說過, 我是喜歡的.

先不談話劇團熟悉的 ensemble. 客席演員中喜見從未有面對面溝通但卻當作朋友的 Seth 陳健迅, 也有一面之缘, Kassia Men's Chorus 做了一次 rehearsal conductor 替工的 Andrew Swift, 還有chorus 裡三位最近才欣賞過的演員: 《布拉格1968》的麥智鈞和何穗盈,《流徙之女》的黃安婷. 至於 HKRT ensemble 的成員, 個個獨當一面, 這二十年來給我的精神滋養(食糧似乎還不夠), 難以盡錄.

今次《太平山之疫》的主角在劇名中已點出, 其實是「疫」,帶出的課題很多: 十九世紀末科技尚未發達時如何對抗災難性的疫症, 香港植民地初期的氛圍, 中西醫學的合與分, 人面對大災難的恐慌性反應, 傳統習俗對抗疫的阻碍 (最近非洲抗依波拉仍要面對這困難) 等等.

這劇對角色演技的要求, HKRT來說算不上是高難度挑戰, 專業的ensemble自然每一次都全力以赴, 最感動的是黄艷病況漸壞而至臨終時的一段, 黄慧慈演得真好, 低調中的哀痛, 功力稍弱的演員就未必做得到. 幕後亦記一功: “歸天的一段穿着紅色的嫁衣, 在全白色的 chorus 歌舞襯托之下, 是神來之筆!

林立三称岑偉宗為 神乎其技的作詞人說得好! 有點可惜的是場刊裡只錄有主題曲 (且如此称之)《斜陽伴我》, 但只一曲, 已夠欣賞. 我最喜歡的是 前塵似化為風箏放, 思憶天地藏 能遺愛世人, 參得破, 方知生為何 .
 



戇大人 - 觀後随想           

I saw “The government inspector” for the first time in 1985 at the Ontario Stratford Festival. In terms of technique and structure, the play is somewhat outdated today. The subject matter however is always relevant: corrupted, totalitarian and incompetent governments, at whatever level. Opportunities are of course not missed by Chung Ying 中英劇團 in delivering one or two jabs on current affairs. They deserve credit in not overdoing this. Freshness is given to this dated play by adding musical numbers, accompanies by a 25-musician (for this performance, as the Millennium Youth Orchestra 新世紀青年管弦樂團 is 90 strong in full force) orchestra which also gives good support in providing a variety of moods for spoken dialogues. 

Those familiar with my blog would know that I subscribe to the theory of what truly constitutes a “musical” as proffered by members of “Actor’s Family” who have over the years given us some of the best home-grown musicals such as “The good person of Szechwan” 四川好人 and “The passage beyond” 一屋宝貝. A true musical is where the songs are very much a part of the story, serving the function of moving events and story forward. In this context, “The government inspector” is not truly a “musical”, but by saying this I have in no way intended criticism, but merely an expression of a neutral point of view.

The production, as an all-out effort to create an all-out comedy, is quite successful. Seasoned delivery of lines (especially Edmond Lo盧智燊), outlandish body movement (designed by Gigi Yiu 姚詠芝whom I have always admired for her singing and acting but hitherto failed to notice her credentials in this particular field), extensive use of stage lighting, Rensen Chan’s 陳文剛 unreserved lyrics all add up to a professionally crafted, quality comedy. A delightful surprise however is the reverse of mood at the end, a thought-provoking, somber conclusion that reaffirms Chung Ying’s status as one of the SAR’s top drama groups.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