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8日星期二

28. 江青和她的丈夫們。山村老師。斜路黃花。灰闌



江青和她的丈夫們

觀看時和看完後都是這一個印象:一件精雕細喙的藝術品。七位表演者互相配合,有正有輔。中心點自然是焦媛的江青,四位男士分飾她的丈夫之外,也擔當了旁述或chorus等推進劇情的功能。攝人的鋼琴現場演奏給溶合成整個劇不可分割的部份。最後是恰當的芭蕾舞者,在不同的場口發揮着似Offenbach Tales of Hoffman 中的muse,又或是主角心聲的作用。

這齣戲的表達手法很電影感,錯覺中還以為是『影話戲』的作品哩!真正相似的是07Marion Cotillard 奪奥斯卡的 La Mome (英譯Le Vie En Rose)。那電影最後一場描繪Edith Piaf 彌留時腦海中沒規則 (randomly) 的出現一幕幕的回顧,處理上跟江青的回憶同出一轍。這劇的重心已在劇名中說清楚,是江靑的感情生活,重點描寫的是她生命中的較早期。而文革後政治色彩較濃的後半生,只用〝與鬼詳談〞的一段劇交待了。這也跟今年兩套Coco Channel的電影(少女時代和一段情)頗不謀而合。

沙葉新劇本的精彩,在《幸遇先生蔡》中己欣賞到。上面說過,重點在感情生活,這在焦媛的演出上,沒有給予突破的機會。對後期野心和複雜的江青,落墨不多,焦媛的表現也只局限於江靑歇斯底里的咆吼及衰老的形體。這劇名的英譯是 I’m Chairman Mao’s Bitch,初不為意,看到劇中江靑說〝我是毛主席的狗,才恍然大誤。但看官,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士,遇到bitch這個字,腦中浮現的不會是一條狗,而是一個潑婦。如此lost in translation (無論有意或無意),不如用Jiang Qing and her lovers乾淨利落。

山村老師

『劇場工作室』初成立時,看了《不動布娃娃》和《愛上愛上誰人的新娘》(還保存了有廖淑芬和林小寶簽名的場刊) 但卻錯過了《 山村 老師》,今次自然不會〝一錯再錯〞。看劇名似乎是和『中英』的《冰鮮》和《芳草》同類型,其實不然,是頗不同的劇種。觀後回想,覺得它跟曹禺經典《日出》 竟有不少相似的地方:以女主角為中心帶動劇情,頗重要的女孩角色,沒有出現台前但卻影響到每一個角色的人物〔《 山村 老師》的父親和《日出》的金八爺〕。但最主要的,是兩個劇雖然都是頗多人物角色,真正的主角卻是一個群體。《日出》說的是腐朽了,〝太陽不是我們的〞的一群上流社會,《 山村 老師》說的是在貧苦山區裏安份生活,自得其樂的一群,和〝文明的〞香港人如何自以為是的想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於他們身上。但最終的主旨是正面的:教育給予人的希望。

余翰廷這個得獎的劇本寫得真好,角式多而有條不亂,立體化,有真實感。就是較次要的人物,在短短的兩句鐘演出中,性格也有所發展。整劇的節奏的緩急和氣氛的輕重,都恰到好處。小許的玄虛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最後一場秀 和小琳 老師在不同時空並坐在火車廂中更妙。這場戲在原著劇本中只叫作「尾聲」,如今場刊中改稱為「第24場:看到是未來」,更是貼切點題。

舞台,服裝,燈光設計都配合得好,音響尤佳 〔例 如秀讀剛的信那一段〕。演員方面,喜見演藝的一群新血很具水準的演出,而很多位也在過去一年內在『劇場工作室』或其他劇團的作品中看過。今次特別欣賞的是 盧富泰和鍾詠詩。亦喜見當年赫墾坊的林英傑,有點〝遇故知〞的感覺。黃呈欣接下當年林小寶的小琳,有很好的表現,可惜錯過了初演,不能作個比較。如當年欣 賞過廖淑芬的演出,今次會選擇很有潛質的文瑞興,夸何?自赫墾坊年代以來,余翰廷和廖淑芬是香港劇運中最熱誠的有心人,六月重演的另一齣『劇場工作室』作 品《小鳥》,一定不會再錯過。

斜路黃花

和幾位曾是『致群』活躍份子的朋友同看《斜路黃花》,特別有意思。立時想到的是最近看過的《五四新青年》,其中一個課題是「歷史」這人文科學在正規教育中的沒落 (請參閱網誌 no. 27),看着《斜路黃花》劇本對歴史資料搜集一絲不拘,不禁問一句,是否成了〝史失而求諸劇〞?看《斜路黃花》的得着,遠勝上整個學期的歷史課。除了辛亥革命政治歷史,還有社會歷史 (東華三院和保良局,鼠疫和中西醫術之爭),文化歷史 (粵劇全男班的年代對女角形象的打壓)。更展示了一項重要的觀察:基督教對當時歴史的重要影響,平衡了太平天國帶來的一般反面印象。

從戲劇的角度,捨棄課本式,流水式的把這段歴史搬上舞台,而聚焦於一個構想的故事和其人物,是聰明的處理。劇中的幾個主要構想人物是否反映真實歷史人物不重要。最主要的,整體來說,這真實和構想人物交織成的黃花岡前奏曲,成功地給觀眾感受到當時人物的各種情懐和義無反顧的革命精神。

主要角色中,最複雜難演,也是演得最好的,是陳敏斌的周伯鑾。這個基本上善良和積極的人,生不逢時,打不破傳統的框子,表面上是頑固,其實內心在交戰,在新事物的衝擊下,只有牢牢地抓緊唯一能給自己安全感的傳統價值觀。愛護親弟之下,竟進退失據,弄成不可補救的悲劇。陳敏斌的演繹有深度,尤其是聽到弟弟被判死刑的反應,曲線交待自己就是告密者的一段,更是出色。其他主要角色形象較鮮明。葉佩雲爽朗敢言的傅小紅,和鄭嘉俊堅定不移的周仲坤,配合得很好。洗練的勞敏心,一口蕉椰口音的英語,發揮了調劑作用。事先張揚的角色洪全福,請得何孟良老師拔刀相助,果然壓場。最高興是見到余世騰,上次看他的演出竟是〝替工〞,《冰鮮校園》裏本是梁天演的角式 (請參閱網誌 no. 18)

舞台設計絕妙的是簡潔的立體感的斜路形象 (who needs 3D),除點題之外,亦用作顯示背景文字的屏幕,而加上橫走一筆,又立時化成十字架。妙!

灰闌

第一次接觸〝回歸文本,簡約寫意〞的『7A班戲劇組』的作品,演員卻不少是熟悉的。除了歐錦棠外,多是演藝connection. 有趣的是較早期的劉浩翔,和盧智燊,林澤群,黄龍斌在『中英』並肩作戰了一段時間後,分別發展。較後期的陳健豪,和譚偉權,鄭嘉俊在《喝彩》中一鳴驚人後之,也各自精彩。這一干優秀的演員,百花齊放,樂透了觀眾。看過的的還有洪節華 (《我的殺人故事》後還有多次演出),黄兆輝 (《承受清風》的基比斯)。後起之秀阮煒楹,已是焦媛劇團的常客:《金鎖記》,《一代天嬌》,和未有重看,〝正名〞後的新版《陰道獨白》。

7A的〝簡約〞使命有意思,雖然寫實手法未必不好,但百花齊放肯定是好事。簡約手法的妙處,在《灰闌》這劇裏充份展示出來。例如利用演講廳式的劇院(大部份觀眾都能看到舞台平面),就在台面劃了百變的幾何線,可分演區,可作實物(如河流);又用〝以人作景〞的手法,兵馬亂的大屠殺場面,就用一大群人(群眾/歌隊),雙重作用地代表了實景和情感。用說書人平鋪直述故然使觀眾欣賞到〝抽離,詩史式〞的手法,但不可並得的,却是另一個欣賞角度:純粹利用角色在劇中的言行來說故事的技巧 (如《山村老師》)。無論如何,當下有這麽多的劇團,各施各法,各式各樣不同的演出,是觀眾之福。  

《灰闌》這劇實在豐富,把兩個不同的故事合而為一,加上多元化的幕與幕之間的不同表現手法。上半場的故事較傳統,兩個母親(生母和養母)的極端對比是主線,背後汹湧著的是對殘酷戰爭的的描寫。其中最一針見血的,是短短的一段兩個士兵厭戰的心聲,着墨輕而力萬鈞,彷彿整篇《兵車行》搬到台上,邊亭流血成海水,千村萬落生荊杞等一幅幅圖劃呈現眼前。但到了第三幕婚禮一場,筆鋒一轉,竟似換了另一齣劇,在恢諧的打混下,立時又換了另一個欣賞角度。下半場大部份更是全新的「縣令的故事」。乍看似乎另是搞笑,但和上面的鬧劇截然不同,而是笑中有淚,沈重的反戰信息帶來更大的壓逼感。主角沈石德糊裏糊塗的官位,經歷頗似G&SThe Mikado裏的Koko。但角色的深度不可同日而語。而背後的政治,群組角力更是複雜。還有,這故事用了疑似粵劇的表現手法,更是妙不可言。最後一幕兩劇匯合,大團團結局,雖略有點melodramatic,但也看得開心,而且上面的己太豐富了,可供以後慢慢咀嚼。

整體演出好,除了上說的靈活手法,和場刊中有頗詳細觧說的「歌隊」(chorus) 技巧外,還有現場音樂襯托,這似乎是個新趨勢,近來看過的《情書》,《江靑和她的丈夫們》,連同此劇,都用得很好。演員方面,歐錦棠演沈石德可說不作他人之想。演吃重的聚焦角式古如紗,阮煒楹展示了她足以獨當一面的演技,也順理成章的得到觀眾的共鳴。劉浩翔的說書人壓得住場。薛明這角式卻沒有什麽表現的機會,用陳健豪算是有點浪費。反而黄兆輝演親王,成功地用誇張的手法大為發揮。

李行道的《灰闌記》,兜兜轉轉,譯來譯去,終於在7A手中回歸中國,實在太好了。譯者的心路歷程在場刊中已有詳述,成績也有目共睹。而在糢糊的記憶中,Bertolt Brecht 的德文原本,似乎在藝術節演出過,若真如此,可惜錯過了 (雖然不懂德文)。他的 The Threepenny Opera The Good Woman of Szechwan 只多年前看過英語演出,反而很希望看到分別是『香港話劇團』和『演戲家族』版本 (相信一定還有其他劇團演過),望有重演。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