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1日星期五

37. 水滸108 - 忠義堂。不道德的審判。重回凡間的凡人。A “lone”



水滸108 - 忠義堂
APA Lyric Theatre「山頂」的位子,卻有意想不到的好處,就是跟字幕 eye-level,聽京腔時大有幫助,而且也不似文化中心大劇院的山頂那麽遠。再者,看這類型劇,不太需要近看面部表情,坐遠一點反有助於把大場面的氣勢盡收眼底。
第一次接觸吳興國的 CLT 「當代傳奇劇場」是《暴風雨》,網誌no.17隨想中說到很欣賞傳統京劇音樂中很巧妙的揉合了現代和西方的音樂元素,一是序幕時西洋歌劇式樂團的處理,二是劇中小丑打混時的台灣小調,三是劇終女主角圓舞曲式的詠嘆調。這些「現代化」不算小,但也不能說很大,比起它們,《水滸108》不可同日而語,在這裏周華健的全新搖滾創作,撑起半邊天,和傳統的京劇分庭抗禮,相輔相成,把傳統水滸》的故事發揮得淋漓盡致,BRAVO
還有跟《暴風雨》不同的,是這個劇是和「上海戲劇學院」合作演出,CLT的演員包括吳興國只有三數人,大部份演出者是「上海戲劇學院」附屬「戲曲學校」的年青學員 (1723),我不敢亂談他們的京劇造詣,但別看他們年輕,台風和功架的老練,絕不簡單。
以懾人心魄的鼓聲為序,背景錄像簡約茅舍頂的圖案叫人想起黑澤明的《七俠四義》(這兩個元素 - 鼓和錄像 - 在全劇中都有充份的恰當利用),帶出「宗義堂」的豪傑魚貫出場排座次大〝曬馬〞,當然不是全部一百零八個,在取捨上亦見聰明,入雲龍公孫勝排位雖高,但對本戲的作用不大,不要了,馬上五虎將也只取其三,雙鞭呼延灼和雙槍將董平都不要了。一如所料,七彩繽紛的「宗義堂」序幕後,便是到叙式的說故事,從武松,花榮,秦明,到了故事性最强的三打祝家莊 (本是整齣的京戲),都是意料之中,可說多彩多彩姿,新舊音樂互相交替,純熟的京劇武打,叫人目迷五色的服裝,又有小丑打混 (時遷偷鷄一段給milk到盡,連吞火雜耍也出了),極盡視聽之娛。
但這劇志不止此,塲刊說 〝三幕八場戲,中場不休息,一氣呵成;120分鐘,沒有人離開過忠義堂〞。但今次演出,大概是為了較user-friendly, 在第一幕第五場《祝家莊》感觀上的高潮後,作十五分鐘中場休息。下半場開始,先用第一幕第六場《大名府》把觀眾帶回入戲,才再用單場的第二,三幕,把這戲 提升到另一境界。第二幕《羅天大醮》用書中「托塔天王夢中顯靈,浪裏白條水上報冤」那一回上半部晁蓋死後對宋江顯靈的劇情,演繹兩個角色的內心鬥爭,劇力 萬鈞。第三幕《菊花會》則探討一個更深層次的境界,「宗義堂」排座次不是大團圓 happily-ever-aftering 結局,而是無奈的問題開始。

不道德的審判
有一個可能是壞習慣:看戲之前,愛作〝資料搜集〞。近來太忙,雖然在Facebook上見到這劇不少曝光,但未克細看,進場前嚇然看到又是兩小時無中塲休息的安排,立刻忙於liquidity management,進場時己將開幕,未暇翻場刊,卻帶來一次少有的經驗,在對故事和其背景全無認識的狀態下,給劇情的推進緊緊吸住,在沒有預設期待之下,對戲的感覺更深。可能這〝壞習慣〞以後應該改一改了。
正因為沒有期待後來驚心動魄的發展,看第 一場戲時的焦點,卻集中在夫妻兩人日常生活柴米油鹽,外母大人這類爭執上,申偉強和陳煦莉演繹得太好了,針鋒相對而亦又戰又和,入木三分,立刻聯想到的是 很遠的《在水之湄》中的袁報華和莫紉蘭,很近的《安娜與陳七》中的陳文剛和魏綺珊。至於真正主題,雖然一開始已有强烈的暗湧,然後到了中場時那大是大非的課題已是戲的重點,但夫妻關係的探討未有完全擱下,在重提Paulina 在最痛苦的一刻竟發現Gerardo另有他歡的情節上又浮現出來。
《不道德的審判》的點題,陳敢權在場刊中 已發揮得很清楚,他又政治正確地營造一個三個角色都有相若發揮的感覺。其實嘛,高翰文和辛偉強自然演得好,但說到底,這齣是陳煦莉的戲,從頭至尾,那種隨 時爆發的心理狀態,需要的能量,不單只是爆炸力,還要控制力,陳煦莉《不起床的愛麗思》的演出在第十九屆香港舞台劇獎提名但未能獲獎,今次應可憑本劇在第二十一屆 (明年) 捲土重來。應屆 (二十) 的提名名單竟然仍未Google到,真豈有此理!
這戲精彩之餘,有趣的是結尾時把觀眾的影像作背景,初時以為只是搞作,直到最後數秒鐘把鏡頭pan到最後一排,和劇情作出一個驚心動魄的連結,也交代了一個懸點,高招!

重回凡間的凡人
兩年前聽潘燦良在《打開天窗甘國亮》作嘉賓談到在紐約進修的情况後,留意到他的演出更多元化了,如《2029追殺1989(網誌no.29) 中的角色「危機感」,從小處尤見功力。今次在藝術節的項目中欣賞到他編劇的處女作,更是高興。
《重回凡間的凡人》這劇名有些兒故弄玄虛 (例如叫人直覺地聯想到似乎沒有什麼關係的天使),英文劇名 An Ordinary Man 反而較貼切,點題。場刊中張薇的特稿裏報導潘述創作過情 〝第一次,很自然就是找自己最敏感的題材〞,和觀眾很貼近,就是今天香港人今天的生活。
Time Out Hong Kong 介紹這劇的訪問中,開始便點出一個香港劇壇近年頭的現象 〝Insatiable appetite for sarcastic political commentaries and mindless slapstick comedies〞,是好是壞,大可辯論一番,現象卻不容否認。訪問續題到潘對這戲的詮釋 〝We’ll be giving the audiences a show that’s not just for fun…..We’ll make use of those two precious hours to quiet down and reflect on the issues that certainly concern all of us〞。
喪父是引發潘燦良寫這劇的主要原因,在這劇中,主角父親的逝世也是他生命中一個「臨界點」 (sorry, can’t resist the temptation),引發了他對和身邊的人的關係的反思:母親,姐,女友,老友,Ex。雖然如 Time Out 說 〝It’s cliché to say that we should treasure what we’ve got before its’ too late〞,「珍惜眼前人」這課題是永不會過時。
場刊特稿標題《演出現實,難度最高》是一語道中,正如文中述蘇玉華的感受〝飾演生活化的角色難度才最高,因為每個觀眾都知道真實是怎樣的〞。當天演出相當成功,不同的觀眾,都會在不同的角色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演員不遂一談了,都是熟悉的,專業,可靠。
潘燦良這自編自導的作品,相信不多不少反映了一些在紐約吸收的經驗。Time Out 訪問中報導他談到 〝Experimental edge theatrical arrangements〞如簡約場景及 〝Let his actors drift in an out of characters in front of the audiences〞等。 記者問這是否Brechtian。 潘回答 “I’m not giving it a name or a rule” “I don’t want to restrict myself”,後來卻提到高行健的影響。這劇的風格近年來在港其實也不是絕對罕見,即時想到的有林奕華的《包法利夫人們》和Du Pif 的《日出》(網誌no.35)
A “lone”
HKRT黑盒真行,從經典的《哥本哈根》* (網誌no.30),至創新實驗的《A “lone”》,包羅萬有,觀眾之福。邱廷輝這齣《A “lone”》雖然天馬行空,吸引之處還仍是角色性格衝突的戲劇性,一個連 〝「乜都唔喺」都唔喺〞的男人,和一個着着快他一步的〝索〞女,自開場的第一秒鐘開始就在對持,對抗。人物的塑造吸引,劇就更有追看性了。
兩個角色擦出黑色幽默火花的二人戲,本土的經典當是黄秋生拍謝君豪的《螳螂捕蟬》,和鄧樹榮拍詹瑞文的《無人地帶》,都是兩個男人,一男一女的二人戲雖多着,但走這路線的則似乎未能想起。《A“lone”》故事性沒有前者的精密,攻擊性也沒有後者的血淋淋 (literally meant),但志不在此,在半夢半醒 (多謝譚校長) 的場景內自由發揮,海濶天空,更利用一男一女的組合,層面更廣,觀眾也樂得一場一場的跟下去,看看What Next (多謝肥彭)
韋羅莎似乎是在這博客出現最多的演員,不 用說太多了,本劇中最好看的自然是壓軸的以手鎗為布袋木偶那一場。楊政楠的演出從場刊追索,看過的絕對不少,其中較有份量,而亦記憶頗深的,是《山村老 師》中憤怒的弟弟。今次黑盒的演出中,近距離更認識這位很有潛質的演員,希望有機會多看他有挑戰性的演出。
最後要一提場刊中潘惠森的《文學指導的話》,妙語如珠,不容錯過。
*恭喜,恭喜,導演及三位演員全部獲提名!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