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瞬
原著小說Flowers of Algernon改編的電影
Charly (1968) 是看過的,但時日實在太久,印象頗模糊,一向有型男之風的Cliff
Robertson演弱智的造型卻還記得,他以這部電影奪金,則翻查資料才記起。這個故事最特別的地方,在劇名中〝一瞬〞兩字己點出。一個人的智商從68提升近至〝天才〞境界,然後又打回原形,這等事不是普通人日常生活經驗中可接觸得到。本劇對此落墨較輕,是恰當的處理,作為一個普通觀眾,一個人從弱智變成天才再變回弱智的心路歴程,我不能理解,更不用說共鳴。這劇本聰明地在
Charley 童年陰影,倫理關係,對愛的渴求等等地方上細膩描繪,有不少感人場面。也強調了對無論正常,弱智,或天才的人,一個温暖的家庭都同樣重要。
黃龍斌離開『中英』後,很少看到他的演出,印象最深的,始終是《小謫紅塵》裏的蘇曼殊,一個很適合他的角色。今次的Charley,當年『中英』同期的林,劉,盧,黄 (以英文字母排名) 四大才子中,造型上也應該是他最適合 (演技各有千秋,不敢亂評)。他對這角色的探討下過苦功,参考的電影從Forest
Gump, A Beautiful Mind 而至上述的Charly,亦有住弱智兒童學校觀察。演繹IQ
68的Charley很有分寸,有說服力。而翻譯上有些難題如“the
broken English that Charley communicate with in the beginning and end of the
story”,也用不同的技巧如停頓,疑惑等來表達,效果不錯。對後來天才的投射,則輕輕帶過。但如我上面說,我們日常接觸到的人,弱智的大概也會有,但從弱智變成的天才,又誰會知道是什麽樣子?
以『中英』的號召力,每次演出都有可觀的〝外援〞,今次除了回巢當主角的黃龍斌外,有資深的李國威和陳桂芬,和活躍劇壇的鄭至芝,喬寶忠和洪節華。而『中英』的班底亦不管角色輕重,全力以赴。胡麗英一次比一次進步,吳家良嘴角的一抹諷刺冷笑,已成了他的注冊商標,王曉怡戲不多,但傳神的包租婆,仍然壓場。場刊中最新預告《威尼斯商人》*,是她和韋羅莎演Portia,應該是AB角的安排,票早在數月前買了,但兩個都想看,可能要看多一場。
最後值得一讚的,是設計者和工作人員精心創造然後使呈現在舞台上的硬件。那〝大而有當〞的多面體多層次佈景,巧妙之餘,美觀,實用都滿分。
*《天才一瞬》劇中很鬼馬地宣傳了《威尼斯商人》,但我看的一場似乎很少觀眾get到,只有坐在我旁的一位暢快地一笑。
安娜與陳七
這齣《靚太作死》的「非正式前傳」(〝unofficial prequel〞as per a Time Out Hong Kong* interview) 有很多值得〝隨想〞的地方。劇本的誕生已經夠傳奇:意大利劇作家Dairo Fo的原著劇本The Open Couple>「糊塗」的改編舞台劇《靚太作死》>進化而成同名的本地化小說>以小說為藍本重搬回舞台。而陳文剛創造這齣戲的嘔心瀝血過程,場刊中己有細訴,不在此複述。
這戲的最大特點,是演員和角色的重叠兩層身份 (主要是男主角),陳文剛忽而是劇中人陳七,忽而是觀眾潛意識知道是借陳七和他們互動的陳文剛,拿揑稍為失準,便弄巧反拙,陳文剛藝高人胆大,表演出色,博得如雷掌聲。玩到high時跳出了陳七,直接向觀眾訴出幕前演員和幕後導演及其他工作人員的心聲,後來更利用了情節中訂場結婚一節大為發揮,讓觀眾看到張羅演出場地的辛酸。
這戲上半場出奇的純情,亦毫不做作,純真得近乎童話的愛情故事,叫不論相戀了只一星期或己四十三年的情人,同樣看得温馨。到了下半場調子似乎有點不協調,陳七的轉變不易接受,但明白「前傳」的客觀因素,也可理解,Darth Vader也不曾經是天真無邪的 Anakin Skywalker嗎?而且全劇以意大利原著的誇張喜劇手法串連,亦有其統一性。
上面己略提過陳文剛的精彩演出,他上半場壓軸哭着救婚一場更是極品,對手魏綺珊的角色看似較易演,但無台詞只作面部反應自有不同難度,到了下半場她讀「求職信」一場感人之處,不下於《情信》(網誌 no. 26)。至於喜鬧劇元素,除了兩人揮洒自如之外,百變的彭珮嵐和黃建東更是淋漓盡致。前者演出只看過一兩次,《美麗連繫》中的公主角色印像較深,今次真正能夠欣賞到她的演技後,下個月看去年錯過了的《一屋宝貝》時,會特別留意。後者在「香港話劇團」看過不少,現在他成自由身演員,希望能更上一層樓。
這戲能量澎湃,一開場彭珮嵐和陳文剛的乒乓對抽式對白節奏明快,已吸引着觀眾。全劇極盡「玩字」,從「水仙」,「小便飯」,「以身(相許)作則」以至玩盡給BB改名;本土觸覺則有「空白短訊」的《有誰共鳴》;翻轉來玩有姆型與TB如何「了斷」的奈人尋味。道具是漫畫化的七彩紙板製作。配樂亦有心思,例如男女主角〝tart着〞是用了 Close Encounter of the Third Kind的變奏。唯一的原創主題曲有 Frankie Ho (網誌No. 26《四千金》) 的優美旋律和陳文剛的剮心填詞。
最後值得一讚的,是陳文剛誠心的遂一邀請全部幕後人員上台分享掌聲,和觀眾的熱烈認同。
* Issue No. 61。訪問報導提及不少陳文剛和魏綺珊創作這小說和舞台劇的心路歴程,十分值得一讀。
一樹梨花壓海棠
滑浪網上,找到一些New York Times 評論Nabokov 原著的有趣背景資料節錄如下:
〝Lolita〞seduced the world for the wrong reasons. It was thought to be
dirty. 〝Lolita〞is a novel about obsession. Humbert is in love with something
which by definition cannot last. The prepubescent state he calls nymphage (《一》劇中譯作〝小妖精〞) lasts from 9 to 13 at best, a
fleeting four years, often less. The villain here is time. Humbert is every man
who is driven by desire, wanting his Lolita so badly that it never occurs to
him to consider her as a human being, or as anything but a dream-figment made
flesh.
《一》劇Lolita登場時的十四歲女孩扮相,稍欠說服力,可能是因為麥智鈞的相貌較成熟,但到她開始第一句台詞開始,說服力續漸挽回,演技確是比造型重要,使我聯想起
Frost/Nixon (2008) 裏Frank Langella 扮演Nixon。教授的造型沒有採用「一樹梨花」,因為劇中人其實只四十多歲。反之Lolita在原著中只有十二歲 (符合上面說〝小妖精〞的定義),62年Stanley
Kubrick經典電影中加至十四以符合美國電影協會的規範。
這故事般上舞台比拍電影難,李慧心的劇本的處理是採取低調,激烈的場面只在最後一場戲出現。教授重遇不再年輕而更是腹大便便的Lolita,依然迷戀,是較人性化的處理,迷戀的是Lolita這個人,而不是上面說任何可以fit the bill的「小妖精」。區錦棠和麥智鈞随這途徑的演繹,亦有說服力。「春天」這個勇敢的嘗試,值得讚賞。
沒有看過電影版 (六二年或九七年重拍),無從比較。但卻想起區錦堂另一齣有不少共同點的劇《麥迪遜之橋》,同樣是有英文原著和荷李活電影,亦同是說一段離經叛道的戀情。《麥》劇說的雖然也是不為故有道德標準接受的婚外情,但感人之處,不可同日而語 (請參閱網誌 No. 6)。
觀劇前幾天在雜誌中看到區錦堂眼疾的消息,看《一》劇時喜沒有察覺這對演出有影響,大概是因為雖然舞台燈光強烈,但劇中沒有大動作。報導中說他排演《情場如戰場》連場歌舞卻遇上不少困難,希望醫生能早日找到一個可行的療法。
當年在多倫多聽CKEY電台,每朝新聞都以一項叫〝final item〞收結,內容是世界各地趣聞,用意是讓節目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之中結束。在此效顰,聊博一桀:場刊裏劇名解題,點出四言詩出處,末句中「一樹梨花」是老夫的滿頭白髮,「海棠」自然是少妻,並說〝:一個〝壓〞道盡無數未說之語。但如果跟據劇中兩人第一次發生關係的舞台上處理,劇名是否應改為「海棠壓一樹梨花」?一笑!
背叛
《背叛》「倒流式」的結構使我立時想起兩部電影:2002年震撼影壇的 Irreversible和近期岸西的小品《親密》 (2008)。在這技巧之下,觀眾先看「果」,再看「因」,看到了劇中人看不見的未來,對他們的言行,自有更深切的體會。在《背》劇中使人唏噓的,是感情不能持久,觀眾先看到Emma 和Jerry 分手兩年後的冷漠,再遂步回顧這段婚外情的從濃變淡,自有一番滋味。
不過劇中也有一段順時推進,自有不同效果。這就是發生在第六年內的事 (即五,六,七場),先看Emma在Vienna酒店中向Robert「自首」(這場劇其實觀眾已其待久矣),再看渡假回來後的Emma繼續幽會時那特別輕鬆的心情,然後是Robert在和Jerry午餐時有點古怪的表現,這對夫婦〝攤牌〞後的心理,觀眾自是了然於胸,有趣的是Jerry懞然不覺,要到四年後才知道!莊梅岩譯本中棄原著的年份 (1968 - 1977) 改用「第一年」至「第十年」,是聰明的改動。
這個劇很「英式中產」,網上滑浪到的資料給它定性作cultural elite或 middlebrow chic。對〝背叛〞(即不忠) 這東西 Pinter 自己沒有正式表態,只陳述事件讓觀眾自下結論,但可以感覺到的,是背叛差不多是常規,除了台上的三人分別各自欺騙外,他們口中,也提及其他幾段背叛。怎至什麽是〝背叛〞,其實也似乎不太重要,如一編劇評裏說Betrayal is in the eye of the beholder.
這劇宣傳重點之一是《聖荷西謀殺案》班底。《聖》劇三個主角 (劉雅麗,鄧偉傑,彭秀慧) 從一個不知是什麼字,換成個「嬲」字,即彭秀慧換成「絲絲縮縮」李鎮州,而莊梅岩劇本,《聖》是原創,變為《背》是翻譯。導演則《聖》劇李鎮州,《背》劇鄧偉傑亦導亦演。
看到鄧偉傑,立刻想起去年錯過了他和陳文剛合演的《笑之大學》,演出者雙雙獲得題名最佳男主角(喜鬧劇),這情况和早年奧斯卞題名,Sleuth (1972)中的羅蘭士奧利花和米高堅一樣。所不同的,是當年荷里活兩人均落空,去年則鄧偉傑獲獎。希望這劇能早日重演,肯定會再錯過。
「同流」作品似乎不多,走的好像是「精品」的一個niche,以前看過的只有《無動機殺人犯》 (綱誌 no. 29),今次看《背叛》,三個主角演出自然精彩百出,無論是演繹莊梅岩的台詞或Pinter劇特色的沉默/停頓,馮澤恩英文扮意大利文的侍應亦是奇趣,場景簡潔悅目,燈光和音樂都培襯得好,沒有喧賓奪主。看過《無動機殺人犯》和《背叛》,「必看劇團」的單子又增長了。
在今期《明周》看到鄧偉傑和唐寧佳期近,而且還知道兩人密運是從《爆谷殺人狂》合作開始 (導和演),作為一個觀眾,也可以說對這喜事稍有參與,真開心,恭喜!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