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謠追魂曲
〝回歸文本,簡約寫意〞的『7A班戲劇組』的作品雖然只欣賞過一次,但印象很深,那次觀劇的豐收 (請參閱網誌28《灰闌》的觀後隨想),是今次購票看《童》劇的主要原因。其二是宣傳單張上四個演員的名字:劉浩翔,陳康,馬沛詩,阮煒楹 (全都在這Blog不止一次裏提過)。故事本身卻不是主要吸引,原因很簡單:太熟了。吸引的新地方卻是把整件事teleport到今天的神州大地,看完之後,果然沒有失望。
Agatha Christie 這佈局精妙的原著看了多次,書名從Ten Little Niggers,Ten Little Indians,而至And Then There Were None,務求政治正確 (但今天在黑人社區裏,Nigger一字已變為時尚!)。譯成粵語的舞台演出也看過一次,是2000年演藝同學的習作《童謠謀殺案》,翻看當年場刋演員名單,如今已漸走上〝修成正果〞之路的有胡麗英,翟凱泰,邱廷輝等。另又翻查IMDb,知道這故事曾經數度搬上大銀幕,但記不起看過的是那一套,清楚記得的卻是荷李活mentality,硬把這精妙無比的結局,改成英雄美人happy ending,可惡!
從場刋中知道這個劇原來是一休八年前《十個該死的少年》的重寫,當年走了眼,錯過了。今次的劇本是〝八成以上〞重寫。這十來年,劇壇累積了一群頗大的〝水準觀眾〞,一位資深的話劇人甚至說己到了「臨界點」,我想這是『7A班戲劇組』推廣簡約劇場的大好時機,觀眾不會再疑惑兩個角色明明是在對話,為什麼不是面對面,而都面對觀眾,站的位置更「離行離〝辣〞」,諸如此類。Chorus 這技巧也是在今天劇場裏常見,《童》劇中「死人變chorus」卻真有趣,看場刋應該是八年前《十》劇已採用,今次重寫,已經tone down了。
技巧的運用較表面化,一休在場刋裏「壓根兒就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戲」,說的是較深層次的事。在改編外國劇本時「本土化」,已成潮流,差不多到了more a rule than an exception 的地部,但出發點大都是要讓觀眾較易接受。《童》劇的「本土化」卻全然不同,是擲地有聲,對神州大地人性扭曲的控訴 (其實是否說成〝扭曲〞也technically有商確,視乎你信的是性本善還是性本惡)。無論如何,就憑這一點創意,這誠意,已足夠把這劇撥入「必看」之例。
有了這重心,就不會介意《童》劇跟原著改變實在不小,這改變不在於細節 (例如語文的運用如red herring 也保留了),而在於整個故事的神隨。Christie 的原者的重點,是在於一個似乎無可解拆的迷:十人死在島上,都是給謀殺,而又全沒有第十一人的痕跡,怎麽可能?終於在一個浮瓶裏凶手的自白才得到真相大白,叫讀者拍案叫絕。《童》劇如上說卻有一個優次更高的重點,因此它跟原著的出入是可接受的,例如在劇中最後一個死者是終於明白真相,原著裏此人跟其他人一樣,最終也不知道凶手的身份。
每次觀劇回家後有一個很享受的過程,就是跟據場刋裏的介紹,翻查及回味以前看過各演員的演出,今次十人之中,如上面提過很熟的劉浩翔,和頗熟的陳康,馬沛詩,阮煒楹不用翻查外,從舊場刋裏找出薛海輝《黑森林》的縮伯,梁浩邦《黑森林》的阿實,邱頌偉《瘋狂夜宴搞偷情》的George,和鍾詠詩《山村老師》的雷琳,還有其他的作品不盡錄。餘下的張雅麗和查國林,相信在將來的演出定會再見到。
四川好人
1.
音樂劇
「這才是音樂劇!這才是音樂劇!」場刋轉載當年霑叔2003的一句話,勝過旁人萬語千言,大眾對 “Musical” 這一詞誤解,曲解實在太多了,而最多的卻是全然不解,以為 Musical和 Opera是同一物體的大有人在。場刋中續載霑叔的話實在說得好,他說那時音樂劇在香港「漸漸有點形成潮流的趨勢」,但是大部份只是「話劇加歌舞」或「歌舞加話劇」,和外國的Musical「形似而實不同」,直到《四川好人》的出現,香港才真正有自已的歌舞劇。(其實這十來二十年也有很高水準的翻譯音樂劇,請参閱本 Blog「大眾回憶」17)。
音樂劇究竟是啥?不敢〝扮代表〞,但在很偶然地在CRHK1的《一人一大學》節目裏聽到嘉賓彭鎮南對主持馮志豐解釋的一個角度,頗有啟發性。他說例如劇中人因很快樂而唱首歌來舒發,這其實未能真的達劇Musical的境界,Musical裏的歌應該有推進劇情的作用,例如劇中人在唱歌之中發現自己對某事情的看法改變了,因而影響到劇情發展。
「音樂劇」自然要有音樂,這正是粵語音樂劇獨有的〝超〞高難度,我們大部份在西洋「五線普式」音樂長大的人耳朶習慣了的是十二音階 (C,C#,D,D#,E,F,F#,G,G#,A,A#,B),而似粵語為母語的聲韻有九聲 (陰平,陰上,陰去,陰入,中入,陽平,陽上,陽去,陽入),寫一首歌要兩者皆備的難處只有創作人才真正明白,用英文作詞只要拍子和輕重配合,什麼字也可以用。但粵語只要稍配錯聲韻,立成粗口!例如 (不是粗口例子)劇中一曲《楊枝曉露》一曲「都想餵飽你」,如果跟貼美麗的旋律,陽上聲的「飽」音,應如劇中處理唱成陽平聲的「包」音,否則便不悅耳。以下是以前在本Blog「回應」中可作参巧的兩貼連結:
岑偉宗,高世章在「思潮作動」談音樂劇:
岑偉宗在「打開天窗甘國亮」談粵語填詞:
2. 《四川好人》的音樂
上面提到的三段電台訪問,已包含了「音樂劇鐵三角」對這劇創作的心路歷程,在《一屋寶貝》的隨想裏 (網誌34) 提過該劇中個人最喜愛的幾首歌,《四》劇是較早的作品,亦是岑偉宗和高世章的第一次合作。這劇的一大特點是有四川民謠色彩,尢其是伴奏。回味劇中的曲目,主題曲《四川好人》很有音樂劇感,一聽便要跟着啍,三神仙自然叫人想起Turandot 的 Ping, Pang and Pong,而三人互動時其中一段還有點The Mikado裏Koko, Pooh-Bah 和 Pish-tush 的 “I am so proud” 的味兒;情歌《情若兒戲》很美,有Broadway經典時代 (五,六十年代) 的韻味;而自己最愛的,則是蒼桑感好濃烈的《燒支煙》,尤其是黃華豐盪氣迴腸的男低音。
3.
布萊希特
巧合地,随想《童謠追魂曲》時提到人性是「本善」還是「本惡」這問題。《四川好人》中的沈德和水大,是否就正是這兩面的體驗,人人都是雙子星座?或又有沒有佛洛伊德的影子?這些自然要問布萊希特自己。他的作品在香港似乎深受歡迎,有自己的戲劇節,過去一年半內我也看過不屬於這戲劇節他的兩齣作品:《愛麗絲劇場實驗室》的《第三帝國的恐懼和苦難》(網誌36)和「7A班戲劇組」的《灰闌》(網誌28)。七零年代在多倫多看過英語演出的有 The Threepenny opera (最近香港藝術節剛好有演出) 和本劇,當時用的是可交替互用的劇名The Good Woman of Szechuan (或可譯作《四川賢婦》)。
要研究 Bertolt Brecht,随時可成為一年半載的 project,上面提過兩個粵語演出的場刋裏,也有不少寶貴資料,《四川好人》的場刋裏關於他的編幅不多,是理所當然,這劇在全世界各種語言的翻譯劇本和演出數不勝數,改編成粵語音樂劇的卻只有這一個 (相信改編成任何語言的音樂劇可能也只此一家),場刋把重點放在「音樂劇」上是自然不過,這輯「隨想」亦然。
4. 演出者
這年頭從百老匯到香港,對專業演員的要求除了演技之外,能歌善舞已是起碼的基本功,而其中歌更重要,當Musical的主角很少需要高水準的獨舞,但獨唱絕不能避免,環顧香港今天的劇壇,音樂劇的女主角,張國穎是數一數二,她音域濶,音色剛柔皆能,技巧一流,歌裏面的感情演繹得準,就唱這一環,想到唯一可以跟她相比的就只有馬沛詩。任何舞台劇演員,一站到台上,必需自信爆棚,這一點可似靠如APA的專業訓練做到。但在此之外,有些演員更有天生的charisma,那股一踏出虎度門便有壓場感的氣質,卻不是訓練得來,張國穎就有了。《野玫瑰之戀》裏已留意到她的唱功 (請參閱網誌17),今次《四川好人》以女主角為中心的劇中,她光茫四射,以後本土的音樂劇要發揚光大,應有她的份兒。
《四川好人》其餘頗大的卞士,其實都是配角,大致上以「演戲家族」的《雪后》(網誌11)和《一屋寶貝》(網誌34)作為班底。單論唱功首推朱柏謙,看過《點點隔世情》(網誌31)和《一屋寶貝》不容置疑,今次他演的老王,戲也不算少。楊遜這較年輕的角色交給了《雪后》的男主角朱栢康,亦深慶得人。和「演戲家族」淵緣深厚的何浩源 (還記得《徘徊在纏綿時份》),在《一屋寶貝》後今次再演繹劇中一個最受觀眾喜愛的角色 (「田慈仁」和「石富」),何敏儀茄彭珮嵐都是《一屋寶貝》重要班底,之外何敏儀在《小鳥》(網誌32)中發揮了很重要的配角作用,今次演刑氏再展視她漫畫化的演繹;彭珮嵐在《安娜與陳七》(網誌33) 裏同樣百變精彩,今次演梅珠卻是以型格的「酷」cool取勝,一樣好看。上面己提過很欣賞黃華豐演爺爺的唱功,另翻查場刋,《魔笛》(網誌27)裏Papagena的A/B角中其中一個就是修古典聲樂的嚴翊樺(楊太),但我看的一場 (7.11.2009)卻不是她,今次欣賞她一曲《平步青雲》中滲入古典歌劇的唱功,耳目一新。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