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7日星期一

20. 搭枱。一代天嬌。死佬日記



搭枱

看見搭枱這有趣的劇名,不其然想起街坊的金鳳” (全港九的士司機普選出來最受歡迎的茶餐廳) ,六七個人擠在一張小圓桌子,啖著新鮮出爐蛋撻和雞批,眼角瞄著搭枱友驕傲的給友人看電話屏幕上BB孫兒的照片,分享他一份快樂,如羅靜雯在場刊中說,這確是 極富本地特色的文化

這齣戲有創意,但觀眾進場時可能抱著看搭枱文化的期望,完場時卻會有其他的得著。這劇的靈感和意念雖從搭枱開始,但結構和Charles Dickens A Christmas Carol 更為相似。而內容更包羅萬有,從家庭倫理,人關係 (包括去年香港話劇團<我愛阿愛>的主題),以至環保信息,文革悲劇。處理和探討深淺不一,但無可否認,是珠玉紛陳。

近十來年看話劇,頗高興看到的一個現象,是各大小劇團和自由身的演員的流動性,不同的組合。就如本劇,台前幕後的成員,現役,前屬,或最近參演過的劇團包括HKRT,中英,致群,團劇團,糊塗戲班(恩的<離留記>),眾劇團 (陳桂芬的<四季人>),以至默劇的黑犬劇團。

這劇的靈魂自然是白耀燦的演出,欣賞過他演繹的角色不少,從未失望過 (個人最喜愛的是瞿秋白和Don Quixote),今次亦然,劇中人余為對其他角色的種種不同感情,反應,都有層次的演繹出來。其他一眾角色大多數有現實和幻境的雙面設計,因而都有好的表現機會,從稱職而至精彩,不一一盡錄了。特別想一提的是一點大眾回憶,是羅靜雯美國進修後回來不久演出的第一齣戲(只猜測,不能肯定 ; 能肯定的卻是那是我第一次欣賞到她的演出),九六年中英的光影浮沉錄,當時古天農正想制作一套對 iconic “場記王朱日(八姐)致敬的話劇,想找一位重量級而又合適的演員飾李小紅這角色,自是非她莫屬。

<搭枱>觀後感中,提了一大堆劇團的名字,竟漏了制作此劇的影話戲,真掉人!在香港搞話劇的難處,我們作觀眾的只能略感受到半點。就這十來年,已滄海桑田,嘆息赫懇坊湮沒之餘,又喜見劇場工作室的堅持。灣仔演化為團劇團,沙田/第四線演化為眾劇團,局面更是百花齊放,劇場組合變身成PIP,新的糊塗戲班之後有最新的阿盧製作,觀眾有幸了。對影話戲本應該早捧場,不知何以總錯失機會,<搭枱>竟是第一次,不過肯定不會是最後一次。


一代天嬌

十五個月前在澳門首演的<海角紅樓>,今由「春天戲曲發展」用了一個新的劇名,在「屯門大會堂場地伙伴計劃」下演出,主旨是向紅線女的粵劇藝術生命致敬。從紅線女少女學師時代,至漸露頭角,當上正印,對粵劇藝術仍不捨的追尋,發展自已的獨特唱腔,而至流派,然後到中年時文革下受的苦楚,一氣呵成,焦媛演得好,層次分明,有說服力。

有一點觀眾必需明白的,是這齣劇正如海報上點明,是舞台話劇,跟「春天戲曲發展」推廣粵劇的一系列作品如 <珍珠衫>等很不相同。劇中聽到的粵曲少之又少,演員中真正有粵劇背景的也只有一位:飾海叔的呂志明,只有他在audition的一段戲唱了稍稍長一點的幾句粵曲。焦媛歌藝雖佳,但這畢竟不同<野玫瑰之戀>,對演繹紅線女的曲藝,不敢輕試,這是專業的慎重。在<胡雪巖>中唱得不錯的溫玉茹,演紅線女的師父,連一句也沒開腔,反而在演兩個截然不同的角式上,演技有所表現。

幕後配合的各環都不錯,簡約的舞台設計用在這跨時空的故事推進也很合適,妙用無窮的一塊三十尺高的白紗布,和<四季人>中的那一座無以名之的structure,異曲同工,但比之更簡約。有一點需要改善的,是字幕的運用,簡單的運作 (偶然幾句歌詞和點出年份地點),竟錯了兩次,都是出現得太早了,一是弄錯了劇情的年份,二是第一幕完在還有一節未演己打了出來。

有一點不大明白的,是儘管在宣傳單張中故作神祕的說靈感來自一代名伶,呼之欲出,演出場刊既已刊出紅線女和焦媛及黃樹輝的合照,導演在謝幕時仍跟從這line to take 口徑,不肯指名道姓,對紅線女直接致敬?政治,法律原因嗎?

佬日記

看完這個鋪天蓋地而來的百老匯名劇,有點失望,當晚的現場反應,雖然不算太壞,但亦不熱烈,比起Variety 報導的Caveman made me laugh until tears rolled down my cheeks. People were holding their sides. The woman sitting next to me laughed until she choked”相距很大,何解?歐錦棠的演出是精彩的,甚至可作為演藝學員的示範。陳鈞潤更是當下翻譯戲劇的第一高手。為什得不到觀眾 (我看的一埸,希望沒有代表性) 的預期反應呢?

戲一個人支撐差不多兩個小時,談何容易。如 Eve Ensler 陰道獨白,在港演出時焦媛很聰明的用了太上老君的一招 一氣化三清,把一個人的獨腳戲拆分給三位演員,效果不錯。而 劇的題材,也較死佬新鮮,而且多角度,多變化,因此強得多。

Defending the cave 這個戲的1995年在百老匯初演,十多年前了,就算是在當年,這男女關係的主題,已太熟悉了。近十來年互聯網席捲全球,死佬劇中大部份的場景笑位,在曾經盛極一時的網上互傳笑話的風氣下,已經環遊世界不知多少次,很難使觀眾再有感覺。其實這齣戲亦不是全部搞笑,正如區錦堂謝幕中說,儘管男女這兩個品種如何不同,但既並存於世,便應該互相體諒,了解。可惜這個信息,當晚的觀眾在看戲時未必接收到。

可能是題材太熟悉了,可能始終有文化差異,儘管是一套很有水準的制作,總不免有點吃力不討好的感覺。希望周末的演出能贏得觀眾更熱烈的現場反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