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2日星期六

56. 櫻桃園。危樓。巴索里尼的一千零一個夜晚。山羊。和媽媽中國漫遊。孤星淚



櫻桃園

Time Out, Hong Kong 訪問 Ceri Sherlock 的特稿裡提到他今次是第二次導《櫻桃園》,第一次是約廿年前倫敦的一所戲劇學院,他自述是傳统主流派,奉行Stanislavki體系。至於導演過的非英語作品,有德,法,威 (Welsh - 他的母語),和三齣APA的粵語劇。他自道..really more interested about subtext than text..very happy to be working on emotions as much as on words. 對於目前劇壇,他認同話劇團和中英等同〝national theatre〞的位置,並以英國的Royal Shakespeare  Company相比。

這齣戲剛巧兩年前在多倫多看過,而且是難忘的晚間戶外演出 *,劇場給高樹環抱,極具情調,詳情請參閱41Chekhov自然比Albee (參看〝下面〞《山羊》) 更傳统,正宗起乘轉合四幕,相信當年應有三次小休,時下大多數省至一次,前年多倫多看的亦如是處理,但那是簡約式戶外劇場,換景不成問題,話劇團的卻是大型製作,不能不一讚幕後的工作效率,而各場景美奐美倫,尤其是落地窗外的櫻桃園,襯着室內黑白tone設計和服裝,好美!第二幕卻把觀眾帶入一個柔和,橙黃的黃昏世界,斜走的火車路更有深度。順帶一提配樂,第一幕彭杏英夢一樣的獨白,配上舒曼的Reverie,精彩之處,可見一斑。

話劇團今年劇季「頭炮」和去年一樣,是齣精銳盡出的群戲,去年的《有飯自然香》可以隨意創造角色,甚至度身訂造,今年找現成的,《櫻桃園》算是夠大卞士,選角方面,大部份也順理成章,諾大的ensemble中,只少了王維和凌文龍兩個,已不容易。話劇團的ensemble看得多了,連兩個〝無名〞角色的陳嬌也一眼便認出,反而其他男角百花齊放的facial hair,驟看之下,周志輝差點以為是何偉龍!女角方面又再聯想到陳桂芬的話 (參看〝下面〞《山羊》),真實年齡之外,其實體型也很重要,嬌小的郭靜雯,「十七歲」還可以做很多年。自然也可演技蓋過外型,如《水中之書》(21)裡的黄慧慈Flier裡喜見兩個外援名字,白耀燦演Firs自然不作他想,柯嘉琪卻實在大材小用,不過she’s in good company,至此順帶一提處理這劇的細心,她和雷思蘭演的兩個舞會賓客手持面具,可能是為不太熟識悉話劇團演員的觀眾設想,別讓他們混淆了劇中其他角色。

《櫻桃園》的背景和意思,場刊已有詳細介紹,我的一點隨想,卻是曹禺《日出》代序引用的《道德經》七十七章裡面的:「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很可悲,這狀況中外皆準,古今未變。


危樓

《櫻桃園》(參看〝下面〞) 裡〝唯二〞見不到的王維和凌文龍,黑盒出現了,還有剛成立的『藝堅峰』(這名字叫人很難不聯想到『赫懇坊』)借用的陳永泉,和看《聖訴》(49) 後一直期待再有機會欣賞的張雅麗,今次她較突顯聲線中〝鷄仔聲〞的質素 (絕對無任何眨義,或可當作是聲音的〝顏色〞的描繪,焦媛就是這類型聲線),對她今次的角色很適用。

黑盒不必每次都是實騐性質,張飛帆這個扎實寫實的故事,就是個傳统的,mini《七十二房客》結構,角色鮮明,但不因循,張雅麗演的陳二妹,對人歡笑,背人卻不是垂淚,而是憤怒,王維的張國文一走出門外關上門,她自然收起笑臉迎人,換上的不是self-pity,而是不平的怒火。同樣的怒火來自陳永泉演的梁財(〝歐陽峰〞),一連串問題質疑這社會還有沒有公道,他的怒火卻反而包含自憐,已走了坎坷的大半生,鬥志所餘無幾了。這兩人的最後結局,巧妙的留白了,但看着陳二妹倒在張國文懷裡,Robert Browning Porphyria’s Lover 已呼之欲出。另一留白是〝一motif二用〞的嬰兒哭聲。在灰暗的世界中,稍有輕微的黑色幽默調劑,而陳二妹和凌文龍演的立賢的在天台一場〝深情對話〞,則是叫觀眾心窩暖透的一份禮物。

就只在近年察覺到為保留原劇氣氛不謝幕,這個我十分讚同,有時謝幕的時侯演員未能及時抽離角色的激情,很辛苦,觀眾亦看得不安,不懂戲劇理論,但覺得專業演員也是人,要一兩分鐘內抽離可能是兩句鐘內逐漸積聚到沸點的感情,瀟洒地去謝幕,很不人性,這一點觀眾是明白的。

巴索里尼的一千零一個夜晚

看「愛麗絲」作品之前,如時間許可,會盡量做足功課,今次在觀劇前一天及當天的兩個上午,把早些時Google了的巴索里尼的《Il fiore delle mille e una notte》分為兩次 (每次約一小時) 看了,multi-tasking式,耳聽電台,眼看Youtube畫面及英文字幕。但是,《巴索里尼的一千零一個夜晚》這劇名其實略有點兒red herring,八場戲之中,取材自這套1974年競金 ( Palme d’Or) 得銀 ( Grand Prize of the Jury) Il fiore delle mille e una notte》的其實只有一場,其他故事,最長的一場是來自《Teorema》,最〝激〞的是來自《Salò o le 120 giornate di Sodoma》,而除了取材自他的作品之外,也有一場探討他的死因。

RTHK「新文化運動」專訪介紹中,陳恆輝分享構思這次重演的心路歷程說,初演時的重心是介紹和呈現Pasolini,觸發他重演的靈感卻來自音樂,那時候在迷醉於兩類唱片,一是tribute音樂作品:一群人分別重唱某歌手作品的「致敬」唱片;二是“conceptual album” Pink Floyd的集作。重演的版本便反映了這兩個概念,如第一場Laura的夢,不是呈現Pasolini的作品,而是劇團的集體創作,探討羅拉的內心世界和她眼中的Pasolini

各場之中,較熟悉的是出自《1001夜》阿吉茲與阿吉扎的故事,話劇的文本也很〝貼〞原作電影。《定理》一場,沒看過電影,一無所知,這卻更好,顯現了默劇的威力 (聯想:上週三舞台劇獎最佳喜鬧劇男主角以默劇奪得,亦非無因)。對觀眾發出的警告則是針對來自Salò o le 120 giornate di Sodoma》的壓軸一場,我看的下午場有一 (或二) 個觀眾吃不消離場,這一場舞台上的處理算是克制,有機會要找電影一看比較一下,觀劇經驗中,觀眾〝大逃亡〞之首是1986年多倫多看的Spring Awakening,是St. Lawrence Theatre (在很叫人懷念的St. Lawrence Market 附近) 劇季的作品。

回顧從《卡夫卡》認識Alice開始,看過的演出都有一個穩定的班底:陳瑞如,簡立强,羅松堅,梁智聰,黎浩然。Freelance〝常客〞有蘇育輝,黄懿雯,林鴻怡,許詠心,周家輝。總之有質素的作品,如要演員,不愁沒有人拔刀相助,挑戰性愈高,愈能請出高手如白耀燦的HAMM。今次特別開心見到黄懿雯,她主持「新文化運動」之後,每星期都聽到她的聲音,因此一開場的VO,立刻便認出,雖然不是〝他鄉〞,但也有點〝遇故知〞之感。羅松堅和蘇育輝其他合作也立刻想起「7A」的《弒君》(51),還有Alice 自己的《第三帝國的恐懼和苦難》(36) 裏一場很有張力的戲。

欣賞《導賞》,自然也是最佳享受,從鄭政恆細說Pasolini的電影語言,陳恆輝分享音樂的啓發,葉萬茵靈巧的把《定理》聯想到libido上面,羅松堅學術性的解構「符號」,十八編心血之作,編編佳品,如此佳作,書局也找不到,真想說一句下次絕對可以定價出售。

山羊

步入葵青演藝廳,看到舞台上是傳統的客廳景,傳统說故事手法,三/四幕劇的起乘轉合,1961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2000The goat,都一樣適用,一樣實用。

看張錦程演出,想到他《法吻》(43) 裡的Marco,和今次的Martin,他演這等另類角色,特別殺食,在漠不關心和火爆激情兩個極端之間遊走,瞬息萬變,揮洒自如。

看黃哲希演出,想到五月三日《新文化運動》中除了介紹《山羊》環節 (嘉賓張錦程,方俊杰),另有《劇獎特輯#4》中嘉賓陳桂芬閒談〝成熟期〞女演員,說這是最佳時刻,例如自己的角色年紀範圍,從四十到八十都適合,看黃哲希《關,愛》(43) 和《山羊》裡分別演的兩個母親,雖然年齡相若,但Fay獄中服刑多年,外型雖未必呈現老態,但久經心理上化煎熬,亦疲態畢現,而Stevie則生活富裕,用〝明豔照人〞形容亦不為過,年齡有時只是個數字而已。

看兩人的演出後,谷歌了好幾段其他劇團的演出片段,比較之下,仍是覺得他們最好。第二幕自然是「戲肉」,上一半是她發現丈夫姦羊 (不是强姦,只是通姦) 後,那百丈江頭頓失足的狀態,亂中卻不至於全面失控,拿揑得好準。下一半是他乘接第一幕對Ross開始了的「述懷」,接收對象從老友變成老婆,險象環生,但竟然能夠得到觀眾的認同,好的劇本,好的翻譯,好的導演,好的演員,缺一不成。但有一個小小疑問,《新文化運動》訪問中,提過MartinSylvia 一見鍾情後,是經過半年蜜運,才第一次發生肉體上的關係,這點〝細節〞異常重要,看戲時曾留心聽這段交代,卻聽不到,大可能是自己〝聽漏耳〞。

《新文化運動》中張錦程和方俊杰談笑風生,比喻這劇用來擲人的不是橙之類,而是榴槤。和動物戀 (bestiality,常給錯誤寫成beastiality)相比之下,同性戀立刻變成很〝正常〞,其實兩者都屬「干卿底事」!

除了場刊,還有『同流』新劇季的小冊子,翻看之下,發現13-14年專攻黑盒,看來再很難避免去新蒲崗走一敞了,但錯過了兩次的The Woman in Black,又再重演卻在HKRT上環黑盒,十月未有旅行計劃,必定不錯過,Harry Potter 演已為人父的主角的電影版看了,但應不會影響觀劇時感受到的氣氛。

第一次看Albee的作品是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 (25),今次是第二次,分享一節很有趣的電視訪問*。他語不驚人死不休,對不尊重劇作家自主的導演頗有微言,並奉勸劇作家對導演的無理删改要求一於企硬,一字真言:NO. 又或者更戲劇化的三字真言:GO F*** YOURSELF. (and this is right on TV, directly in front of the host and a live audience! 女主持更笑得花姿招展).。當被要求簡易地形容某些劇作時,他答:Any play that you can describe in 3 sentences should be 3 sentences long

對教育制度他也有獨特見解,認為每况愈下的兩個主要原因是日漸縮水的公民教育 (on how to govern ourselves, i.e a subject that used to be called “civics”) 和藝術教育,細想一下,此論在此時此地也合用,所不同的是公民教育的主要問題是變質。至於藝術教育,在各劇團不遺餘力的推動下,是樂觀的。


和媽媽中國漫遊

別開生面和別出心裁的觀眾提示 (bravo!) 後,一開場是現場演奏Frankie Ho 觸人心弦的音樂,然後,吳鳳鳴的演出欣賞過不少 (直子小姐-網38無動機殺人犯28虎豹別野18),卻不知道她唱亦優,陳文剛寫的一句「踏着黄土地」,在她清純的嗓子演繹下,帶出這段感人至深的旅程,是上週剛看過《危樓》作者張飛帆的文本,又再一次欣賞到他寫情的功力。
 第一個出場是陳文剛演王一民,『藝壇快訊』專訪已聽Rensen說過面具的妙用,但百聞不如一見,這齣劇的面具跟古希臘劇場把面孔全部遮蓋的那一種全然不同,鄺漢斌精心設計和制作的面具,從頭頂開始,有假髮(或人造禿頭) 的功能,而遮蓋了的只有面孔的上半部,如此設計,令演員表達角色的能力有增無減,王一民是最佳例子,Rensen的演繹和鄺漢斌的面具成了絕配,把單純可愛的王一民活龍活現特呈現在舞台上,這〝演繹〞不單是指面孔看得到的下半部,還有型體和聲音,遮了上半面,反而使這〝三位一體〞平均發展,達到異常精彩的效果,再加上面具本身的eloquence,所以話〝有增無減〞。
Jo blog轉載的星島日報專訪 (2/5/2013) 提到「吳慧珍卻是聲如洪鐘,身體十分健壯的東北農婦。」她抓着這重點,加上從觀眾席後面走下來的氣勢,一出場便把觀眾心裡既定百齡老婦的形象一脚踢到九宵雲外,把這個真真正正的老頑童活現台上,媽媽單純中卻有自己獨特的智慧,和《惡童》裡的祖母大大不同,Jo的演技,已到了隨心所欲。
幾個期待着的演員陸續出場了:吳鳳鳴己提過,她今次要遊走歌者和角色之間,最是忙碌;黄兆輝 (談判-網41,灰闌-網28) 是我〝書裡〞的premium actor;自《愛妻家》(53) 之後,「二十二屆」新秀MC組裡看到的趙伊禕只是驚鴻一瞥;很高興《非常口》( 55) 之後,這麽快又見黄天恩。四個都是很期待看到的演員同時出現,好開心!還有謝幕時加上沙畫背後的Joyce Ma (直子小姐-網38),和執行導演羅松堅 (弒君-51,第三帝國的恐懼和苦難-36)
看劇名,已知道主旨是「孝道」,看完之後,更明白同樣重要的主旨是「人情味」,這三個字是沒有真正貼切英文翻譯,徐速收入《心窗集》中的一篇散文,就以此 為題。在張飛帆的筆下,人情味在整個劇中暖暖地沁出來,從放棄物質繁華的醫生,到遇見老鄉倒履相迎的店家,至受恩不忘的小女孩。當然,還有用心良苦的親弟 弟。全劇最響的一句,只有兩個字,卻是由母親聽到當年怨枉亡夫是漢奸的人認錯後,泣咽不能成聲的說出來:「平反」,輕得觀眾只勉強聽到,但,重若千斤,擲 地有聲。場刋中各位『和媽媽中國漫遊』的真情剖白都看過了,很感人,但看得最樂不可支的,卻是幕後曾芷穎的一段!

聯想集:
1. 從失禁情景自然想到Amour http://www.imdb.com/title/tt1602620/reviews-115
2. 跟電影《路直路彎》The Straight Story相似的地方,是坐着匪而所思的〝交通工具〞上路,是為了親情 (一是母子,一是兄弟)
3. 跟〝精巧〞的三輪車二曲同弓的,是一隻眨眼之間從一把梯變成的帆船,出現在mid-80s Ontario Stratford Festival裡的 The Gondoliers (G&S),有DVD為證

孤星淚

慚愧,未看過文學巨著,對《悲惨世界》的認知來自音樂劇Les Mis,在多倫多Royal Alex看了三次 (89-91),當年正是天安門事件,聽著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能不落淚?
去年的電影版唱做俱佳:http://www.imdb.com/title/tt1707386/reviews-39
另有〝非音樂劇〞的1998電影,沒有歌,純靠演技,以卞士的質素,應付自如 (Liam NeesonGeoffrey RushUma ThurmanClaire Danes),有看,但記憶已頗模糊。

《孤星淚》劇本來自Jonathan Hollpway1997年手筆,跟《櫻桃園》(56) 一樣,是張可堅翻譯。話劇劇本有不少musical沒有的細節,在舞台實踐上,導演莊培德Peter Jordan在場刋裡提及〝poor theatre〞處理手法,一言以蔽之:「一腳踢」演員,轉景,多角色,現場奏樂,全部包辨,這是觀劇之後細讀場刋得着,看劇的時侯,卻已特別留意到神來一筆,死Fantine眨眼之間變成活Cosette,充份利用了胡麗英一人演這兩角的方便,同時又教育觀眾,展示了這poor theatre手法的妙處,可是,後來到了EponineMarius 懷中〝迅刻復活〞時,仍有觀眾竊竊私語,未收到,奈何?最近看過39 Steps (55) 的觀眾,應該不會見到演員坐在舞台演區兩邊便覺奇怪,而今次精巧的佈景設計,定必大獲…….大獲讚賞,靈活的燈光,包括適當時從頭頂上直下的强光,亦有很好的效果。

和話劇團《櫻桃園》(56) 一樣,這大型經典劇製作也使中英可以空群而出,但要首先一提,是〝借將〞劉俊謙,一開場隻身面對觀眾說故事不容易 (尤其是在諾大的葵青劇院),他完全壓得住場,吸引着觀眾,為以後的兩個半小時打好基礎。朱栢謙Javert的一段遺言,雖無激情的音樂和曲詞,震撼力絕不下Stars。跟musical一樣,話劇中的EponineCosette更討好,楊螢映抓著角色的重點,演得十分不錯。胡麗英演Cosette,最精彩的卻是小女孩的一節,而唯娋唯妙的傻笑,低音的地方卻叫人想起「自殺男」(夢魅雪夜》-43)。看完〝雙敏齊飛〞一對活寶貝的傳神演出,更期待已購了票八月的《大龍鳳》。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