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2日星期六

49. 紅。狂情。飢餓藝術家。聖訴。我和秋天有個約會




數月前購套票時未有細看所有劇目的內容,見《RED》這劇名還以為是當年Warren Beatty奪奧斯卡最佳導演史詩之作 (那其實是REDS)。現在明白了,是百老匯 (首演是倫敦) 新鮮熱辣之作,編劇John Logan原來不陌生,有一齣最近看過,極為欣賞改編自莎劇的電影Coriolanus (1),原來也是他的大作。至於在百老匯演Mark Rothko的,卻是「性格巨星」(六十年代必用的電影宣傳語) Alfred Molina,代表作上星期電視上《蜘蛛俠2》裡的八爪怪自然不算數,要找另一套他同樣是演畫家的作品Frida (2). The New York Times 劇評對 Molina 的演出極盡推崇,亦可作欣賞此劇的通識背景資料:

話說回來,跟年頭以畫家為題材的話劇也有,最有趣的,是話劇團大型製作的音樂劇《歷奇》(2000),特邀李克勤演男主角畫家的身份卻只是incidental,改成其他藝術家,也是可行。最合切的比較是《點點隔世情》(網誌31) (上面連結的The New York Times劇評亦有提及此)

用個太恰當的比喻,看高翰文和邱廷輝演繹第四場高潮兩主角的「大火拼」,就像洪七公和歐陽鋒華山絕嶺最後一戰,你一招殺過去雷霆萬鈞,他一招連消帶打反撲過來更驚濤駭浪,如此一來一往,愈高愈險,看得血脈奮張,戲劇衝突和張力震撼之處,莫過於此。

兩主角之間的衝突多元化,作者只介紹現象,沒有批判,Pop ArtAbstract Expressionism的爭地盤,Andy WarholMark Rother形成的威脅,只是歷久常新的「新對舊」的衝擊,難為正邪定分界,觀眾自己好好思考。同時,正如陳敢權說:「即使不懂畫,卻不會不懂這個戲」。兩人之間亦師亦友,有同有異的關係,對劇場常客的觀眾,已是一個熟悉而親切的戲劇元素。較廣的課題,更有藝術的孰着,消費的價值觀,而更普遍至人對生命的追求,對理想的堅持。 

今次舞台設計特別值得一讚,實用美觀和「藝術feel」集於一身,看這劇獲益良多之餘,亦期望邱廷輝今次「做翻個人」,再創高峯,奪下屆最佳正劇悲劇/正劇男主角。


狂情

這齣Sarah Kane名作是進劇場 (幕後) 和風車草 (台前) 合力製作,「進劇場」算頗有認識 (網誌35, 40),「風車草」早在2003年成立,而今次竟是第一次看 (雖然邵美君卻看過不計其數),每次〝發現〞一個新劇團,都彷彿有點《胡不歸慰妻》的心情:心又喜,心又慌。喜的是終於看到了,慌的是這麽多的好劇團,這麽多的好戲,每年平均看三十多齣戲,仍是趺得遍地遺珠,要借一句《臥薪嘗膽》的嘆息:不知何年何月得償所望 i.e. 重演中找到錯過了遣珠,如孔雀男,枕頭人,一粒沙,不計其數 (最後四字不是劇名)

Sarah Kane短暫的一生中五齣作品,第一部《驚爆》最近在牛棚演出,錯過了,跟據電台劇評 *,這劇的血腥暴力,令人咋舌,但在她的作品中,該劇己算是比較現實,有既定的情節,到了第四部《狂情》,雖然血腥暴力沒有了,但卻已完全走進了「純台詞」的路,四個演員各自表述,互相呼應則似有還無,頗意識流,到了最後一部《4.48 精神崩潰》,索性連角色也設定,只有台詞,因而劇團各師各法,有以獨腳劇形式,亦有如狂情》般用幾個演員。

《紅》的場刊裡,陳敢權說:「即使不懂畫,卻不會不懂這個戲」。無獨有偶,Time Out Hong Kong的一編特稿裡,報導助理導演紀文舜說關於狂情》的話:The audience may not understand it, but will be touched。看過今次演出便會明白這劇舞台表現的技巧雖然不傳统,但表現的情感卻全不陌生 (愛,慾,失落,無助,憤怒……..),甚至可以說是放諸四海皆準,我想有點似張三丰教張無忌太極劍,忘掉劍招,只要劍意!

TOHK報導四位演員的心路歷程,對這劇的了解大有幫助。邵美君說因為這劇沒有傳统的時間結構,要了解角色,必需從字裏行間入手 (look for the characters between the lines);梁祖堯亦認同這缺乏了linear structure 引至的困難,角色之間的羅輯性不免削弱了;黃呈欣形容這劇為 a world without end〞,相信反映她的角色較多頗激而重複的台詞;湯駿業對這新嘗試感到興奮,覺得這是一個adventure,儘管不知道終點在那裡。導演陳麗珠更强調Sarah Kane在劇本背後觸及的what are wewhat is reality?在今天的世界,我們更感覺到這些問題的急切性。

在無結構無劇情的文本裡,邵美君的角色較〝正常〞,也是觀眾較易認同的一個。相比之下,黃呈欣的角色較偏鋒,激情,歇斯底里,特別是一兩段夢魘般重複的台詞。而劇中最觸目()的一段長獨白,則交給〝高高在上〞的梁祖堯。文本全無舞台指導,卻給了導演無窮想像空間,有些演出只見四人全程坐在旋轉椅上,陳麗珠和紀文舜的安排,演員彷彿是籠裡的倉鼠,無止境無目的地走動,很有心思。

翻看所有資料 (包括場刊和TOHK),有一共同點,是說這作品彷似詩篇,沒看過原著,但只覺翻譯本很流暢,四位演員亦交出很有質素的演繹,但中,英語的妙處和優點大異,lost in translation在所難免,不禁希望有機會一看原文演出,體會一下陳麗珠說的:Sarah Kane has used the English language in a big spectrum


飢餓藝術家

申報:在我心目中,Karen Carpenter認了第一,無別人有資格認第二。對,沒讀錯,沒寫錯,接着她以下的,最多可以認第三。流行曲女歌手中,音色如此完美,很難相信會後有來者。 Toronto O’Keefe Centre的情景猶如昨日,幕一開,毫無花巧,就是Karen坐在鼓後擊出輕快的兩句intro,便立即來一首聽得叫人如在天堂的 Top of the World……。申報完畢。

先看場刊,想《飢餓藝術家》這劇應該是Karen Carpenter Black Swan (Natalie Portman) 的組合,而劇名連繫上卞夫卞的同名短編小說,卻只是「有名無實」,卞夫卞筆下的飢餓藝術家和厭食症其實拉不上關係,看下去才發覺是《玻璃動物園》的變調,連Lauraunicorn徵用了,雖然母沒有叫著Rise and shine,小柔沒有吹熄洋燭,gentleman caller Jim只作為小個小點發綴,而且還加上了一個父親,但基本的結構的內容仍然清楚,尤其是哥Tom這角色,當年 (1967) 看過 King Sir 初回港時的演繹,後來九零年代也看過Keifer Sutherland Toronto Royal Alex 演,今次李潤祺移植過來而減去narrator功能的版本很出色,對這個製作的可觀性有很大貢獻。

對銀幕明星玩票舞台劇我一向有保留,這博客亦提過不少成功和失敗的個案 (似乎後者較多),邵音音銀幕上的成績有目共睹,但踏出了虎度門,卻仍不免常見的缺失 (how perpetually grateful I am to Tang for this creative terminology!!),有隱形咪當然不怕觀眾聽不到台詞,欠决了的卻是舞台劇應有的projection

Mama Mia-式」的以歌貫入劇情這品種近年頭頗流行,在《飢》劇中也有,但不是重點。精彩的是,尹子維Close to you 一開腔,已給他如純金一般美的lyrical tenor音質吸引著,加上使人聽得很舒服的diction,近乎完美的演繹,三首歌實在太少了,反觀邵音音只强差人意,何遠東更不級格,香港近年話劇演員的音樂水準高,佳作信手沾來比比皆是 (近如不久之前的《一夜歌,一夜情》),劇團演出安排的音樂環節,實不宜掉意輕心。

有好一段時間未有看焦媛的演出,今次很高興看到有深度和變化的小柔,很值得欣賞,亦期待錄續來的中女,掌聲響起和經典的Steel Magnolias,江青不重看了,但對未看過的,絕對應該推介。

聖訴

「同流」今次帶給香港舞台的 Doubt,期待了半年,看後覺得很滿意。

看這戲時,很難想像一個從未接觸過這個故事的觀眾的感受,原因是電影版雖然只看過兩次 (影院初上畫,明珠台九點半),但感受實在太深了:
到了看本劇時對角色的定位,很難避免以潛意識裏的Meryl Streep, Philip Seymour Hoffman, Amy AdamsViola Davis作座標。

「同流」今次的製作穩健中而有神采,選角尤其成功,其中首推阮煒楹,她水準保證的演技已欣賞過不少 (還有音樂造詣:《一夜歌,一夜情2012版》網誌31),今次她演 Sister James,型格上適合得直可說不作別人之想。當然,在專業的舞台世界裡演技為首,亦往住看到有質素的演員可以用演技補型格上的不足,但如阮煒楹在本劇兩者兼備,更屬美事。

電影裡Viola Davis能以黑人媽媽Mrs Muller一角短短的廿來分鐘戲跟Maryl Streep搶戲,可見這角色非同小可,余健生場刊裡提過不墨守成規地硬把這角色的面塗黑,避去搞出無意的笑位,明智!但更重要的,是給演員機會體現上面說的:以演技補型格上的不足。張雅麗的演出使人有驚喜,其實以前也看過她的,但童謠追魂曲中她演的江教授在十個罪人中死第三,戲份較少,今次Mrs Muller出場時間雖然亦不多,卻大有作為了。

最精彩的自然是Father FlynnSister Aloysius重炮對轟式的對决,對電影裡的Meryl StreepPhilip Seymour Hoffman,很多影評人形容為重量級拳王爭霸戰,我還是喜歡自己在《紅》裡面用過,較地道的西毒北丐華山最後一戰。台上久違的傅月美的演出,今次慶幸坐得近欣賞,深沉的內斂,鋒銳的眼神,都一一在近距離看到了。Philip Seymour Hoffman 是我最喜愛的荷里活演員,看過電影,他演繹的Father Flynn已〝深入我心〞,鄧偉傑今次的演繹,卻能給我一個新的角度,又發奇想,如果Tom Hanks演這角色,應該會跟鄧偉傑的版本相似,沒有因由,直覺而已。

Google了不少這戲的劇評影評,不長編大論了。有一點值得一提的,是劇作家自己說的,這劇講的其實不是宗教或性取向,只是借題發揮,描寫doubt這現象 *。從這看來,「聖訴」故然是很marketing friendly劇名,但卻失了直譯「疑惑」的點題作用,有點可惜,但看了場刊鄧偉傑裏提到票房的辛苦經營,也很明白對一個從未聽過這劇的potential觀眾,「聖訴」比「疑惑」確是較有吸引力。

Father Flynn “Gossip” 一場講道裏,用隨風四散的鴻毛形容gossip的一發不可收,劇中gossip譯作「是非」沒有問題,但我想「流言」是否更稍為傳神?可能這用詞太過文藝腔,不夠口語化。不過,周慧敏和林隆璇不已唱得琅琅上口了嗎?


我和秋天有個約會

這個劇最特別的地方,是凝聚了兩批通常不會在同一劇場出現的觀眾:看張敬軒的,和看《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延續的。作為後者,看到「四大顛王」謝幕時,興奮雀躍是必然的,但我略有少許遺憾,《春天》面世時我尚未回流,第一次看舞台上的演出已不是原班人馬,原有的是劉雅麗和蘇玉華,但羅冠蘭和馮蔚衡換上米雪和陳潔靈,好在還有原裝的電影版。找出九五年舞台版的場刋,卻發現一個驚喜,當年演Danny的嚇然是只一週前看過的鄧偉傑!說到版本,也順帶一提「亞視」鄧萃雯的電視劇,作為後面的伏筆。

《秋天》有三大元素。第一是主線的故事,圍繞着《春天》裏的兩個男孩子DannyBobby,加上新寫的葉琳。第二是「四朶金花」,結構上和《春天》其實大同小異,timeline是現在,《春天》用的手法是倒序,《秋天》則是小蝶的夢境。第三是穿插了麗花皇宮式的表演,盡給觀眾視聽的享受,尤其是劉雅麗和張敬軒合唱的《春天》主題曲,把觀眾的喜悅推至最高峰。

在看過劉守正數不勝數的演出裡,最喜歡的是「能仔」(《不動布娃娃》) 和温艾瑪(《請你愛我一小時》The Eccentricities of a Nightingale和潘碧雲分飾A,B場,that’s right,冇記錯),今次的Bobby,對他來說是手到拿來。

張紫琪去年尚未〝正式入團〞在《脫皮爸爸》的演出,群戲中已叫人眼前一亮,今次演很有份量的葉琳,角色雖然亦有挑戰性,但選角方面,只要有扎實的基本功,很多人都勝任,她突出的地方,全在於Danny的一句台詞,說葉琳有晶晶的氣質,張紫琪就正是演得出這橫挎了劇中兩個不同女孩子的氣質。「氣質」之為物,不可能具體分析,張紫琪演得好,是因為演技還是她本身的氣質,也難定論,觀眾自有主觀的直覺。

張敬軒的演出,最貼切的形容,已在場刋裡找到了。杜國威:沒有人能代替他演鳳萍的兒子Danny,沒有人能作出,唱出〈我和秋天有個約會〉這樣淒美動人的樂章。

收結手法和《春天》略有相似但更含束,一曲唱罷,Danny和葉琳在舞台的左右兩極互相凝視然後緩緩走向對方,燈光漸暗,而在兩人尚有一段距離已舞台全黑,劇終,意境不俗。《春天》卻是小蝶和家豪手牽手背向觀眾步上階級,《秋天》乘接的也是這大團圓結局。不過,另類結局並非全無可能,就如上述「亞視」的版本,强調了家豪儒弱逃避的一面,終被小蝶摒棄,這安排少了浪漫,多了人性化。不過《秋天》其實不是《春天》的延續,而是一個獨立的新故事,兩個大男孩和四個auntie的正輔位置剛好對調了,小蝶和家豪已功成身退!

不要忽略本劇最主要的「橋」,雖然落墨不多,但葉琳訴說三年「適應期」的短短一段台詞有血有淚,如杜Sir有興趣,大可發展成一齣程文輝變奏的劇,盲人重見光明後的心路歷程,似乎是一個從沒見過的題材。

最後,跟《有飯》一樣,《秋天》也是一齣「話劇團」大團圓的戲,HKRT常客自然看得開心,演員相信更「過癮」。首選自是陳煦莉,凌文龍,歐陽駿的「Wonder花」三人組,潘燦良,高翰文和周志輝看來也很享受《春天》的三個經典角色,其餘一干熟人都或多或少的亮相,連陳敢權也粉墨登場,好不熱鬧!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