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2日星期六

48. 終局。有飯自然香。SEVEN : 慾望迷室。象人



終局

Waiting for Godot 只在多年前加拿大電視看過一次,記憶中是實地錄影舞台演出,Endgame久聞其名,今次有機會欣賞,真要多謝「愛麗絲」這有使命感的劇團,自兩年半前認識愛麗絲後,跟她遊走了中歐和南美,卞夫卞,布萊希特,馬奎斯 (網誌273641) 的世界,今次來到的是貝克特的末日世界 : the place is somewhere between life and death, and the time is just short of the night of the earth’s last whimper.

一如既往,「愛麗絲」的導賞手冊,說得老套一點,己〝值回票價〞,有詳細背景資料,編導的解讀,演員的心聲。前者故然是欣賞的基石,後者更有驚喜,例如梁智聰把Clov聯想到Beckett另一作品《無言劇》中的人物。說到聯想,我也有一個古怪的,如放在今天,《終局》可能給誤認是IT人的手筆,劇中强調的主旨之一,是無始無終,循環不息,這種perpetual loop,可不是電腦程式設計員的拿手好戲 (不管有意或無意)

形體極出色的梁智聦 (網誌27),再有用武之地,演不良於行,卻又只能站不能坐的僕人Clove,開場演繹了一段 Beckett刻意描寫得極度詳細的動作 (三百多字描繪重複,重複,再重複的東西),然後面對觀眾,石破天驚地說出了第一句台詞,正是耶穌在十字架上最後的一句話,展開了這經典的荒誕劇。有說the Absurdists took a page from Existentialist philosophy. 存在的毫無意義,就在主人Hamm蓋在身上的被移開,蓋在面上的巾揭起下後,展現出來。《哥本哈根》(網誌30) 後,《終局》似乎是白耀燦另一重點演出,謝幕時陳瑞如也對他特別道謝。Hamm這西洋棋局裡的「皇」,强勢而卻又無助,在台詞中的語氣一鬆一緊,反複如此,而獨白「說故事」那一場,要用到不下四種不同的聲音,絕不簡單,導賞手冊裡翻譯黃穎文的分享裡面,也提到「白Sir這回突破性的演出」。

劇的重心雖然是HammClov一打一捱的這一對 (Beckett’s staple - dominant-submissive pairing),但「代表著被抑壓意識深處的記憶」,「像鬼魅的夫婦」NaggNell的重要性不容忽視。真是很似Brian Dennehy的簡立強 (網誌36) Nagg天真之處叫人心酸,只有靠着哭泣,才使人知道他仍活着。每次演出,陳瑞如不論出場時間多少,從思緒複雜的《猶太妻子》(網誌36) 到簡單得絕不簡單的Nell,都洗練如斯,不少人認為是全劇最重要的一句台詞nothing is funnier than unhappiness〞,也交了給她。

終局》的精警台詞多的是,場刊和導賞手冊都有不少引述,我卻留意到一段很有趣的羅輯性對話,HammClov問垃圾桶裡的Nagg有沒有聽到他說了兩次的一句話,答案回來是〝有〞。再問:是否兩次都聽到?答案是只聽到一次。繼續問:聽到的是第一次還是第二次?答案:唔知!但從Clov的語氣中可假想台詞:死惷!只聽到一次,又點會知是第一次還是第二次!

上次來荃灣是《惡童日記》,修路工程翻天覆地更逢滂沱大雨,「大河道仿如戰區」(網誌44),今次早上黃雨警告己在午前解除,更好的是發現從西鐵「荃灣西」站住大會堂,路程比起MTR荃灣總站短了一截,直捷了當,而且大部份有上蓋遮雨,以後知「訂」了。

有飯自然香

「香港話劇團」常給叫作「話劇團」,更有親切感,而另一方面,「香港」這兩個字,卻又確有代表性,從《城寨風情》,《人間有情》,《甜甜酸酸香港地》(初版是《明月何曾是兩鄉》),至《香港一定得》,可見那份心意和成績。勵志懷舊劇general appeal之餘,在對準年代的一群,簡直是點中死穴,看《有飯自然香》,單是聽著過場的一首接一首「粵語流行曲」,己是百感交雜,似夢迷離 (thanks, George),此情此境,疑幻疑真,欲仙欲死…………。還有 (跟林憶蓮和王傑無關),把地址叫作「地步」,常人「依撈七」都唔會記得,依家亦冇乜人有話要〝NAR〞你講,陳大總監,你喺得嘅!

劇情的發展雖然是大致在意料之中,但不落俗套,不是無論情况如何壞,最終必是由編劇神奇之手解决了,大團圓結局。反之,留一點缺憾美,提醒着現實的人生不會是十全十美,使劇中的感動位更是感人,温情有增無減。

真正的大團圓是「話劇團」,細數之下,只少了劉守正 (九月的《最後晚餐》一定不會再miss),和associate artist潘燦良,雖然如此,要把其餘全部演員安排進去其實也大不容易。《有飯自然香》的群戲也實在太好了,人多而不亂,各盡其用。性格小生邱廷輝今次演正路主角一樣好看。百變的黃慧慈六十年代的文靜花型旦叫人看得舒服。王維戲份重,首尾之間的輕浮跳脫和懺情浪子,幅度極大,稍一不慎,說服力會大為削弱,他掌握得好之外,劇本聰明地在中間留出一段頗大的時間距離,讓事件稍作沉澱,也有很大幫助。彭杏英的角色亦很難演,尤其是後來成了整個劇張力的中心,劇情的推進和其他演員的反應,都靠她帶動,在這調子大致上輕巧的劇裡看到她如此重量級的演出,好!

周志輝的然叔,初看似漫画化,看下去亦有再深的一層。記憶中似乎未有看過凌文龍演這很「放」的類型,郭靜雯在話劇團是新人,在劇壇裡卻己有成績 (網誌46《潛水中》),兩人合拍,盡情發揮這六十年代「二幫生旦」的作用,相信自己也很享受。高翰文致敬電飯煲之父蒙先生,同時亦作為整個劇的anchor,亦不作別人想。

「其他演員」的貢猷也不容忽視。雷思蘭操着鄉音,孫力民戴着假髮,一同遊戲人間。陳煦莉演老角的本領《潛水中》已見識過,但今回把聲音玩得如此盡,叫人大開「耳」界。《脫皮爸爸》的日本媽媽張紫琪,做了六十年代的銷魂「媽」姐,和好新的陳嬌,好「老」(資格) 的辛偉强,玩了個加添奇趣的鐵三角,在《潛水中》和郭靜雯合作很有發輝的歐陽駿,今次演的是較刻板的角色。

劇終略為「扭橋」把舞台回歸「清水房」,劇中角色抽離一層,變回演員,這手法用得很好,外地本地都見過,亦有落在劇的開始,從「清水房」舞台搭出佈景來,無論如何,有品味,在適當的機會不妨用。

最後,「有味話劇」也是亮點,其他劇中出現不少的抽烟當然不算數,今次竟聞到陣陣飯香,點題之餘,更暖在心頭。

SEVEN : 慾望迷室

驟看有點似羅生門和村上春樹的混合體,說的是敘事的結構和對性事的描寫,而劇中包含的元素更多,如宗教,黑幫,地產行業,紅燈區,姊弟戀,雙P母親 (possessive and protective),「Y世代」價值觀,新科技對生活的衝突及可能性……只是隨手拾來。但最主要的一點,我看劇時隱隱感覺到,有趣的是,開場前未有細閱場刊,看了一會兒Rensen的角色,心中認定他是黃先生死後的延續身份,因而推想到黄先生到劇終必死,直到第二場Cindy出場才恍然大悟,Rensen是劇中三個角色的「潛層」(我胡亂作的,如有學術名詞雷同,純屬巧合,或是我自己的「潛層」作怪),而「聲音」這個角色的定名,後來看演員表才知到,而他的定位,更絕不簡單,要細讀一休的「話」才明白。

一休的開場白說得好,不同的編導自有不同的自我表達方式 (例如「給不存在的人寫信」- 我們自然知道他在說誰,LOL),他對「聲音」這角色的詳細解說,不在這裏複述了,總之應該細讀,會獲益良多。跟《童謠追魂曲》一樣,也錯過了八年前的初版,只知道雖然是同一故事,其實已經是一齣脫胎換骨的新作品。

Rensen FB 說〝好耐沒有做演員〞,上次看他記憶中似乎是四十多齣戲之前的《黑森林》(網誌36),印象不深,但再稍前卻是經典的《笑之大學》(網誌36),九月再重演 (跟本劇一樣,同屬「劇場再遇」系例),仍未看過的,如再自誤,罪無可恕。今次演的「聲音」,初看似乎不太複雜,是有實體的VO,權威性行頭,但看下去全不簡單,不只是相關人物的另一聲音 (通常代表良知),而是和人物有多角度,看元化的互動,如上述,觀劇後讀一休的解說,更見其妙處。

看何敏儀的演出不少:《小鳥》的Mary,《一屋寶貝》的瑩真和田老太,《四川好人》的刑氏,星夢塵緣》的「骰仔」 (網誌32, 34, 39, 46),雖然精彩,但都是「誇張型」的角色,直到《想變成人的貓》(網誌47) Yoki,終於欣賞到她的「轉型」(亦喜見PhyllisFB《貓》劇三演員重聚的相)。今次演Cindy,從性感誘惑到老謀深算到奪命狂呼,盡展混身解數,煞是好看。

看過周家輝的《灰闌》,《科學怪人》和《百年孤寂》,但在這三齣較大制作的ensemble cast裏,不容易突出。鄧智堅近期不少演出都錯過了,但也不全然陌生,在PIP的《仲夏夜之夢》裡他演Puck,仍略有印象。兩人對SEVEN裏不太立體的角色,分別應付自如。場刊中看到幕後的音樂二人組Frankie Chester,是不久之前台前剛看過 (網誌47《一夜歌,一夜情》),從每次翻閱場刊觀察,劇壇裏的幕後人材似乎是求過於供,有質素的唔憂冇得做。
                
回來《慾望迷室》這劇,最突出的是創新的處理手法,單憑這點,已叫人難忘。除了上述的「聲音」一角外,「台上只有一個演員」這安排也很巧妙,在適量的場口裡「主要演員」的對手也在台上,以無言的靜態或少量的形體配合,形成了一個極有趣的現像:台上實質上有三個人但精神上可視為「只有一個演員」,對成就這濃郁的戲味,簡潔佈景和燈光設計亦有很大幫助。

SEVEN : 慾望迷室》的意念是對人性種種的探索,但沒有太深入,劇的本質是直覺的藝術欣賞多於哲理反思的追求,因此以farce形式的收結很適合,亦是意料和期待之中,「驚」可能沒有太多,「喜」卻是交足功課,觀眾離場時,是開心地回味著這兩句多鐘不可多得的享受。


在此時此地爭相取材時下話題的劇壇,「中英」推出《象人》這個劇,是信心和江湖地位的表現。觀眾(最少是我看的一場)的質素也值得一讚,一齣劇沒有激情,沒有搞笑,沒有特別戲劇性的conflict,淡如水 (卻美如詩,quoting King Sir),而從頭到尾兩個鐘觀眾都在靜心,專心的看,劇中不少場口是「刻意dead air(我胡亂作的,大概沒有這個名詞),觀眾都是鴉雀無聲,還有,最恐怖和可憎的「青面鬼」(開了手機屏幕看) 也不見了。

《象人》1979百老匯初演,最吸引的一點是主角的設計,純用形體來表現約翰梅力殘缺畸型的外貌,之後不少演員演繹過這角色,最為人知的是Star Wars Luke Skywalker Mark Hamill。下面分享一段他象人的演出,應該是大約八零年代,他暫別影壇專攻舞台劇的一段時間。這段約五分鐘的節錄,是洛斯企圖說服梅力回去再做他的生財工具,全劇也只有這一段戲中見到梅力動火:


電影The Elephant Man (1980) 卻不是改編自舞台劇,而是直接跟據法特烈崔佛士的著作。該片獲提名八項奧斯卡,可惜竟全部落空,三個大獎,男主角John Hurt不夠運氣,碰着Raging Bull的羅拔狄尼路,最佳電影和導演大衛連治這組合,則敗落Ordinary People和該片導演羅拔烈福。那年代的影迷,可能會對以下資料有點興趣:Anthony Hopkins演法特烈崔佛士,John Gielgud演卡爾高姆,Anne Bancroft演肯達夫人。

電影是初影時看,雖為時頗久,較有戲劇性的幾場仍有印象,但整體來說,確有些模糊,但就算只憑想像,也知到有「開麥拉」這工具,「蒙太奇」這手段,營造出來的效果有不少是舞台上沒法做到,舞台劇本走的是平淡的路,讓這個真實的故事自己發揮感人的力量,成功與否,全繫於象人一角,盧智燊演得好,重點不放在他的不幸命運和可憐遭遇,而落於他的良善和純真 (childlike, but definitely not childish),使觀眾越看越投入,成功地展現這齣戲的意義。

很有趣,盧俊豪彷彿是專攻「怪人的主要對手角色」,「怪人」除了本劇的象人之外,還有陳文剛的科學怪人和盧智燊(又是)的大鼻子風流劍客 Cyrano de Bergerac. ≒中英」今年栽培的新人,以本劇高少敏開始,「新」只限於形容她在中英的日子,《惡童日記》的母親自然記得,第二十一屆香港舞台劇獎頒獎禮中亦淡定得體 (youtube 全部有得看,分六部)今次演肯達夫人,composure compassion都表現自如。剛在《SEVEN : 慾望迷室》裏提過 Frankie and Chester,今次場刊裡又再一次見這二人組了。

謝幕時看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可能是自己孤漏寡聞,大驚小怪,但總不得不一提,各演員謝幕後如常請出導演,是古天農和King Sir,盧智燊走到前者身旁,把身一側,頭一傾,我立時的反應是「剛完場,重做象人?」到古天農開始說話時,忙着聽,但潛意息中已解讀,到了King Sir說話,這情景又再現,已明白兩位導演沒帶咪出台,而演員的隨身隱形咪尚未除下,於是象人做了「人肉咪」!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